照鏡子別忘了看舌頭!舌苔變厚、變黃恐是癌前警訊

分享:

舌頭表面的狀況可能透露身體的健康警訊。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舌苔上的微生物組成與多種癌症有關,研究發現胃癌、肝癌、大腸癌及胰臟癌患者的舌苔菌種結構與健康人明顯不同,若發現舌苔變厚、變黃或出現黏膩感,應提高警覺。

舌頭表面存在數以千計的細菌,在正常情況下這些微生物群會維持平衡。(示意圖/Pixabay)
舌頭表面存在數以千計的細菌,在正常情況下這些微生物群會維持平衡。(示意圖/Pixabay)

根據張家銘醫師在臉書粉專的分享,舌頭表面存在數以千計的細菌,在正常情況下這些微生物群會維持平衡。然而,202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當人體出現癌症或癌前病變時,舌苔上的微生物組成會產生顯著變化。

研究發現,癌症患者的舌苔中,厚壁菌門、放線菌與梭桿菌的數量明顯增加,而具有保護作用的擬桿菌則相對減少。張家銘解釋,這種菌相改變與身體內部的慢性發炎、免疫系統異常以及腸胃道代謝息息相關。

這些微生物失衡會分泌特殊的代謝物質,包括脂質衍生物和發炎因子,進而影響整個消化系統的穩定。這些物質不僅涉及鞘氨醇磷酸、前列腺素D2等脂質途徑的訊號傳導,更與癌症細胞的發炎、增生及轉移有關。

為改善舌苔狀況,張家銘建議可以透過每日輕柔刷拭舌頭表面來減少有害菌的堆積。(圖/Photo AC)

張家銘建議民眾養成每天觀察舌頭的習慣。健康的舌苔應呈現淡粉紅色,或是薄薄的一層白色或透明,且幾乎無味。若發現舌苔變得濃厚、顏色加深、泛黃、有黏性,或是出現異味,可能代表體內微生物失衡、免疫力下降或消化系統出現問題。

為改善舌苔狀況,張家銘強調日常保健的重要性。他建議可以透過每日輕柔刷拭舌頭表面來減少有害菌的堆積,同時在飲食上應減少糖分與加工食品的攝取,多食用天然蔬果、高纖維食物,並適量補充綠茶、藍莓、納豆等含有益生菌或多酚的食物。此外,充足的睡眠和壓力管理也是維持健康舌苔的關鍵。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