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在726與823大罷免行動中全數失利,黨內檢討聲浪四起。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在臉書發文表示,「大罷免是窮盡一切可能讓國會過半,何錯之有?」此番言論引發《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強烈批評。
游盈隆在臉書發文指出,柯建銘的說法赤裸裸展現「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錯誤心態與認知。他特別強調,在經歷長達半年以上的社會動盪與政局不安之後,大罷免結果32:0,柯建銘仍完全沒有違和感,令人錯愕且遺憾。

針對柯建銘等人的態度,游盈隆分析指出,罷團領導者普遍具有「免責意識」和「免責感」的心理傾向,導致他們缺乏責任感、罪惡感、歉疚感與羞恥心。他以台灣社會日常倫理為例,表示一般家庭若孩童不慎損壞鄰居財物,父母都會帶孩子道歉賠償,反觀國會領袖卻認為可以「做錯事不須道歉也不須負責」。

對於行政院宣布的內閣改組,游盈隆認為這僅是一場「障眼法」與「煙火秀」。他指出,雖然更動人數達16人,但特任官僅6人,重要部會僅涉及經濟部、衛福部與國發會。他質疑執政當局試圖藉由表面的人事異動,轉移社會大眾對大罷免失敗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