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睡眠呼吸中止症」打呼如雷!恐引發心臟病、糖尿病

分享:

一名30多歲公務員因打呼聲過大,導致太太無法入眠而就醫。經花蓮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後,發現他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提醒,這不只是噪音問題,更可能引發多種慢性病。

一名30多歲公務員因打呼聲過大,導致太太無法入眠而就醫。(示意圖/Pixabay)

花蓮慈院耳鼻喉科陳柏呈醫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睡眠中會出現呼吸斷斷續續停止的情況,每次可能持續10秒到1分鐘以上,且一個晚上可能發生數十次到上百次。

陳柏呈醫師解釋,人體呼吸道有四個容易阻塞的關卡,包括軟顎、口咽處、舌根及會厭軟骨。「呼吸有聲音代表氣道不順,不順就表示有阻礙,而阻塞的地方就可能會有呼吸中止發生。」他強調,當氣道反覆塌陷導致呼吸中斷,體內氧氣濃度會快速下降,進而造成器官慢性缺氧。

針對診斷方式,花蓮慈院設有「夜間多項睡眠檢查」,可記錄整夜的呼吸頻率、血氧變化等指標。陳柏呈醫師表示,成人每小時呼吸中止次數(AHI)若超過5次、小孩超過1次就要特別注意。

第二道口咽處也會因側咽壁狹窄而造成呼吸道阻塞壓迫。(圖/花蓮慈濟醫院)

該名年輕公務員經睡眠內視鏡檢查後,發現是軟顎與會厭軟骨塌陷導致氣道受阻。由於他身高約170公分,體重達100公斤,BMI超過30,目前以協助減重與配戴持續性正壓呼吸器為主要治療方式。

陳柏呈醫師強調,體重減少10%,呼吸中止指數可下降約四分之一。此外,長期缺氧可能引發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併發症,嚴重者甚至可能猝死,不能輕忽。

除了成人,兒童若出現打呼、夜間張口呼吸、白天精神不濟或常常中耳積水等症狀,也可能是因為「腺樣體」與「扁桃腺」過大所致,建議及早就醫評估。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