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篩檢!2國小童肝指數正常竟罹「C肝」原因是媽媽

分享: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B肝及C肝都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與肝癌的最主要原因,衛服部設3政策希望能呼應世界衛生組織(WHO)提早消除病毒性肝炎的計畫性目標。

肝炎。(圖/pixabay)

財團法人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暨國立中山大學教授余明隆表示,曾收治一位30多歲母親,因體檢發現肝功能異常,進一步篩檢C肝,結果發現有C肝病毒感染,媽媽因擔心孩子健康,讓就讀國小的2個孩子也篩檢,結果沒症狀、肝指數正常的2個孩子都染上C肝。所幸發現及時,盡早用藥,母子3人已康復。余明隆強調,C肝有55%肝指數正常,而且沒有症狀,等到出現眼白發黃、腹脹等都已經是肝硬化或肝癌。

臺灣C型肝炎(以下稱C肝)是僅次於B型肝炎(以下稱B肝)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與肝癌的最主要原因,為加強C肝的防治,衛生福利部於2018年訂定「國家消除C肝政策綱領(2018-2025)」,設定「以治療引領預防」、「以篩檢支持治療」、「以預防鞏固成效」的政策方向,希望能呼應世界衛生組織(WHO)提早消除病毒性肝炎的計畫性目標。

中央健康保險署自2003年10月起開始推動C肝治療計畫,並實施C肝感染者醫療給付方案,使近8萬人以干擾素治療成功,且自2017年起健保開始提供C肝病人免費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截至今(2023)年8月止,共治療15.7萬人,平均治療成功率達到98.4%。

加強B、C型肝炎篩檢。(圖/pixabay)

加強B、C型肝炎篩檢

為篩出慢性C肝病人,國民健康署自2011年8月開始提供民國55年次(含)且滿45歲的民眾終身1 次接受B、C 肝免費篩檢的服務,且自2020年9月起開始擴大篩檢年齡為45-79歲(原住民為40-79歲),只要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進到成人預防保健特約醫療院所,都可接受C肝篩檢,截至今年8月止,累計曾經篩檢(包括非成健篩檢管道)人數超過540萬人。

WHO治療率的目標是至少72%慢性C肝病人需被治療,推估臺灣2025年的治療目標數約為23.7萬人,扣除目前估計已治療之目標族群約18.9萬人,預估再治療約4.8萬人,即可達到WHO的目標。

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與國民健康署、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等合作建立一個線上數位生態系統「臺灣C型肝炎根除地圖」網站(網址:https://www.taiwan-hcv-elimination.org/),該網站由中山大學醫學院余明隆副校長主持,為臺灣醫療專業人員、政策制定者和公眾建制了一個清晰的模式,提供臺灣最新的C肝根除數據,同時提升民眾對C肝的知識;除此之外,該網站致力於接軌國際,分享臺灣的策略、經驗和成果,不僅是臺灣實現C肝根除目標的關鍵工具,也為其他國家提供了成功的C肝防治範本,更展現了臺灣在國際衛生舞臺上的承諾和領導地位。

期待在各界共同努力下,積極擴大C肝篩檢涵蓋率,及早找出C肝病人進行治療。(圖/資料庫)

國民健康署期待在各界共同努力下,積極擴大C肝篩檢涵蓋率,及早找出C肝病人進行治療。吳昭軍署長呼籲國人,如符合C肝篩檢資格者,請主動接受篩檢;篩檢C肝抗體陽性者,請進一步接受C肝病毒檢測;如C肝病毒檢測陽性,請積極接受治療,以降低未來發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風險。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