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藍白合 人民重要還是黨利重要?

分享:

文/中時主筆室 刊載/要聞中心

2024大選日益逼近,喧騰糾結多時的在野「藍白合」問題,已從最早的應該合、必須合的議論,演變到現在到底該怎麼合,甚至焦慮究竟能否合得成的緊迫階段。如今大家都看得到的是,藍白雙方雖都沒有把話說死,但也不過就是不死不活而已;在野兩黨說要合作,充其量依舊是有想法,卻始終沒做法,而且沒互信,使得整合的氣勢與時機不斷流失,急煞更氣煞了無數企盼政黨輪替的民意與民氣。

藍白應盡快整合再談制度理想(資料照)

盡快整合 再談制度理想

繼率先提出以民調決定誰為正選,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又提出「終結有權無責獨裁總統制」的修憲主張,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也終於拋出2對2溝通的方案與人選;柯P種種主動出擊的動作、聲量,充分流露小黨靈活機動的選戰謀略,也對照出如「沒落貴族」般的國民黨,在因應現實變化下的進退兩難、瞻前顧後,既不願被比自己小的民眾黨牽著跑,卻又提不出能讓對方乃至民意信服的主張或策略。

然而柯P所提出改造國家體制為內閣制的訴求,雖然展現出選總統應有的格局與高度,也頗能化解藍白合應是理念結合而非權位分贓的疑慮,但任何人皆知,修憲的條件、門檻與過程困難重重且曠日費時;事有先後緩急之分,當務之急絕對是盡快促成競選整合,然後齊心合作,感動民心,在勝選後才可能完成未來的理想,而非高來高去、不切實際的美夢。從選戰時在野整合的聯合政見到勝選後合組聯合政府,修憲改為內閣制的主張當然可以作為藍白合的重點訴求,但絕不應成為先設條件的障礙。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侯友宜競辦提供)

明知不合只有死路一條,藍白之間再如何困難也要找出妥協之道。從放話試探進展到實質磋商,為了展現真正的誠意與擔當,排除虛假的人為障礙,當前有兩個問題必須盡速釐清。

一是雙方迄今到底如何實質洽商?國民黨提出以金溥聰、黃健庭為磋商代表,實在啟人疑竇,金一向是「主戰派」,黃則代表朱立倫,果然柯營推派黃珊珊、周榆修為代表,黃一向是藍白合的強硬派,這個名單究竟是想談?或想拖?這也牽涉到國民黨談判的主導權,究竟是侯友宜、朱立倫或金溥聰說了算,必須事權統一,明確釐清,而最後當然應該是侯、柯兩位主角共同議定。

二是正副總統搭配競選的整合方案必須明確、公平、務實、有公信力。柯文哲說要比民調,有學者認為除了比民調外,也要比政黨總體實力,可以各占一半來決定正選;侯營則擔心民調會被綠營灌水,而且被「郭台銘經驗」嚇到,憂心技術性爭議會導致輸者翻桌的雙輸結局。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柯文哲競辦提供)

藍白再拖 葬送台灣未來

不需要懷疑侯友宜、朱立倫、柯文哲3人,他們都希望藍白合成局,一舉實現政黨輪替,但藍白合顯然面臨「方法」與「互信」兩大障礙,障礙不排除,「合」只是空談。

有些人認為藍白若合不成,對國民黨的傷害將遠大於民眾黨,侯友宜的損失也遠大於柯文哲,敗選後國民黨更可能再分裂而愈趨弱小,這就是柯吃定國民黨的原因。但這種看法有其盲點,畢竟藍白若不合並非藍營的內鬨,國民黨基層強,最壞不過是繼續維持第二大黨地位,2028年仍可徐圖再起。但柯文哲與民眾黨就只能維持6到8席不分區立委的小黨結果,而且必遭繼續執政的民進黨更加打壓,遠不如與國民黨合作拿下政權,從此能有更大的發揮效能。更要緊的是民進黨若繼續執政,最大輸家將是整個台灣的未來,屆時魚死網破、玉石俱焚,說什麼都是枉然。

藍白協商合作,競選總統正者要不要釋出組閣權給他方?如何掃除「民選皇帝制」,恢復立法院的制衡機制與獨立的司法、監察權?這都需要智慧、妥協與決心;不切實際、光想靠行銷造勢,一把賭大全拿固不可取,但強裝老大、看不清現實與時勢,妄想以拖待變更是敗亡之源。說穿了,國民黨早已非什麼泱泱大黨,民眾黨也只是個一人黨,再這樣裝神弄鬼、眼高手低地拖混下去,只有大家一起陪葬完蛋,兩黨自己也絕沒有任何好處。

只要有心,再大的困難也可以解決;如果無心,什麼都是障礙、處處皆是關卡;到底是人民重要?還是國民黨、民眾黨的利益重要?政客老是掛在嘴上的民意,將會做出最公平也最殘酷的審判。

留言衝人氣 2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