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許多家庭視為健康早餐選擇的含糖穀物,可能暗藏健康風險。研究發現,這類早餐穀物因含有大量添加劑,已被歸類為超加工食物(UPF),其致癌風險程度竟與培根、香腸等加工肉品相當。

研究指出,含糖穀物中常見的添加劑包括色素、甜味劑、增稠劑及防腐劑,這些成分主要用於延長保質期及改善口感。根據NutriNet-Santé研究項目的最新數據顯示,攝取超加工食物每增加10%,罹患癌症風險就會提高12%,其中與乳癌的關聯性最為顯著。
該研究自2009年啟動,追蹤超過10萬名法國成年參與者的飲食、生活方式和整體健康狀況。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已有超過2,200人被診斷出癌症。研究發現,含糖穀物及澱粉類食物占日常飲食的16%,其他主要來源包括糖果和甜點(26%)以及含糖飲料(20%)。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成人及兒童每日攝取的熱量中,有55%來自超加工食物。2021年至2023年期間,兒童及青少年的情況更為嚴重,每日攝取的熱量約三分之二來自這類食品。

公共衛生專家特別關注超加工食物中的乳化劑,這種添加劑常見於奶昔、醬料和加工肉類中,用於使食物口感順滑。研究表明,乳化劑可能會破壞腸道的保護屏障,進而增加結腸癌風險。
據研究估計,超加工食物可能與美國超過12萬人的早期死亡有關,這個數字甚至超過芬太尼等主要致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