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是現代家庭不可或缺的電器,但許多人對食物保存方式仍存有諸多迷思。好食課營養師林世航針對民眾常見的冰箱食物保存問題,提供專業建議。

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林世航指出,食物不宜在室溫下放置超過2小時,尤其在高溫天氣時,更不該超過1小時。對於熱菜保存,他建議在食物溫度降至50至60度時,也就是手觸摸會有燙感但不至於燙傷的溫度,即可放入冰箱冷藏。
關於熱菜是否會影響其他食物,林世航解釋,熱食雖然會暫時影響冰箱內部溫度,但若等待食物完全冷卻再存放,反而可能增加細菌滋生的風險。他建議在食物溫度降至約60度,最低可接受50度時即可冷藏,以避免食物進入細菌快速繁殖的溫度區間。
針對雞蛋和牛奶的存放位置,林世航表示,現代冰箱多採用風冷循環設計,出風口與冰箱門的溫度差異僅約0.5度,因此將這類食品存放在冰箱門並不會影響其保鮮效果。他強調,更重要的是避免食物長期冷藏,並建議取物時盡量縮短開門時間。

對於坊間流傳隔夜菜含致癌物質的說法,林世航指出,蔬菜中的亞硝酸鹽本身並不會致癌,需與游離的「二級胺」結合才會形成致癌物「亞硝胺」。多項研究顯示,亞硝酸鹽代謝後產生的一氧化氮反而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至於隔夜菜的營養流失問題,林世航解釋,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油脂與蛋白質)和礦物質的含量並不會因隔夜而減少,僅有部分維生素可能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