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日宣布對台灣課徵20%關稅,總統賴清德召開記者會表示這是「暫時性關稅」。對此,國民黨立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指出,國際談判的鐵則並非「未談先讓」,賴清德在台美談判前就已先做4大讓步,「暫時性關稅」更是一場騙局。

根據《鏡週刊》報導,自從川普在4月份宣布對等關稅政策之後,賴清德就曾多次召集包括半導體和資通訊領域的龍頭業者到官邸協商,希望藉由政府和產業界聯手,透過大規模赴美設廠投資來換取關稅下調,還一度由經貿辦出面號召企業團進團出,向美方展現誠意,不料對方態度冷淡,也讓整個計畫全面熄火。
新國會智庫今(5)日舉行民調記者會,羅智強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到怎麼看到日前賴清德總統稱20%關稅是「暫時性關稅」一事,羅智強表示,過去他在政府單位服務時,曾參與台星、台紐經濟協議幕僚工作,因此深知國際和兩岸經貿談判都會有固定原則,不會未談先讓。
羅智強說,他可以理解台灣在談判時面對美國的壓力和處境,但對於賴清德的談判方式卻無法理解,也許是其過去缺乏國際談判經驗,團隊可能只顧著大罷免,因此還沒上談判桌就先讓步,就先做出4大讓步。

羅智強指出,這4大讓步分別為台積電赴美設廠、購買與投資阿拉斯加天然氣、匯率急升,以及承諾提高國防預算。既然川普在談判前就已經收到這4項利益,想當然爾後續勢必會索取的更多,他甚至認為台灣還有更多的籌碼可以讓步。
羅智強痛批,賴清德所謂的「暫時性關稅」就是一場騙局,根本就不存在。8月7日關稅實施後,20%關稅就已成既定事實,產業就必須直接面對衝擊,這就不是暫時狀態了。昨天的朝野協商,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強烈反對行政院長卓榮泰到立院報告,其理由是8月7日尚未到來,政府有信心可將稅率從20%談降到15%,但若真如此就應該直接承諾。
羅智強強調,國際談判是一個延續過程,新結果會覆蓋舊結果,談判進度是動態連續的。倘若以暫時性關稅為由逃避行政院報告,此種暫時狀態可長達三個月、五個月,甚至一年、兩年,維持到賴清德任期結束,民進黨若以此為藉口,形同永遠不必向國人交代。

羅智強最後呼籲,過去自己曾參與國際經貿談判幕僚工作,深知談判實務,所以他拜託賴清德、卓榮泰不要用「暫時性關稅」這類認知作戰的詞彙來糊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