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甲痛到睡不著!甲溝炎反覆發作竟跟「糖尿病」有關係

分享:
0:00
volume_up

圖、文/常春月刊

急性甲溝炎是手指甲或腳趾甲兩側及後方的甲褶急性發炎,甚至是腳趾甲嵌進肉中,又俗稱「嵌甲」、「凍甲」或是「盪甲」。最常發生的位置是靠近手指甲或腳趾甲旁邊的甲肉,患者會感到極度紅腫、疼痛,有時會痛到睡不著、沒有辦法走路,嚴重的話,還可能會感染化膿、長出膿包。

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志斌指出,根據臨床觀察發現,糖尿病患者確實較容易發生急性甲溝炎的狀況。尤其是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患,會導致全身的免疫力低下,不論是各個臟器或是皮膚,都容易發生感染、發炎的現象;其實不只是甲溝炎,就連香港腳、灰指甲等,也比較容易得到,也可能會經常復發。

尤其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循環比較差,神經病變使得末稍神經也變得比較遲鈍,一旦修剪指甲不慎,或是不小心皮膚破皮外傷,就容易造成甲溝炎。因為對疼痛的敏感度降低,症狀很可能會被忽略,若是掉以輕心,嚴重時,可能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骨髓炎,未及時治療恐危及生命,就必須截肢才能保命。

因此,前來求診的甲溝炎病患,醫師都會特別詢問有沒有罹患糖尿病,若是糖尿病患者,就會需要較長的時間恢復;如果治療不當,傷口可能快速惡化,並引起其他併發症,建議要做好血糖控制,以免急性甲溝炎反覆發作,一旦感到疼痛難耐,影響生活品質。

醫師也會提醒患者,要養成保護足部的好習慣,平時要加強足部及小腿的活動,改善下肢血液循環,並注意保護腳部的皮膚,可以多擦乳液增加皮膚保護屏障,並會囑咐患者要經常檢查足部有無創傷,千萬別不小心踩到尖銳物體而不自知。

甲溝炎分急性與慢性兩種

除了急性甲溝炎之外,還有慢性甲溝炎,大部分發生於慢性手部濕疹的患者,手部會紅癢乾燥外,在手指甲附近的甲溝也會出現紅腫的現象,同時伴隨指甲月形膜的退縮及甲板不平整。通常患者的疼痛感雖然不是那麼強烈,但容易併發白色念珠菌的感染或細菌感染,而造成繼發性的急性甲溝炎。

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甲溝炎,當指甲週圍的皮膚受傷,破壞甲板及甲板間的密合而產生空隙,細菌、黴菌就很容易入侵,進而引起感染或發炎。常見的症狀就是指甲週圍的皮膚出現紅腫熱痛的發炎現象。

甲溝炎的發生是多種原因環環相扣造成的,例如不當修剪指甲、皮膚破皮外傷,或是接觸過敏原或刺激性物質等;不但感染患處會局部紅腫,更讓患者感到困擾的是,一觸碰到,就會產生強烈的抽痛、刺痛感。

甲溝炎能夠痊癒嗎?

甲溝炎分為急性甲溝炎及慢性甲溝炎,發生原因有所不同。急性甲溝炎通常症狀持續時間小於6個星期,通常僅發生在單一手指或腳趾,臨床上,不少患者是因為不當修剪指甲、咬指甲、撕倒刺皮,造成甲緣週圍皮膚受傷,引發細菌或黴菌感染發炎。

至於慢性甲溝炎則是長期接觸刺激性物質,造成甲緣週圍皮膚發生慢性發炎,患者通常併有濕疹或黴菌感染,症狀持續時間可能大於6個星期,通常會侵犯多根手指,比較不容易治療。陳志斌強調,正確治療甲溝炎一定能夠痊癒,急性甲溝炎相較於慢性甲溝炎的治療較為容易,以口服抗生素、消炎藥物為主,大約3~7天可以痊癒,如果是年紀大、患有三高慢性疾病、慢性腎臟病,以及愛滋病、癌症等免疫缺陷病患,則需持續治療1~3星期,才能有效控制發炎感染症狀。

慢性甲溝炎的治療期間不一定,除了使用抗生素、消炎藥物及類固醇藥物外,生活習慣也應一併改善,包括減少碰水及清潔劑、多擦乳液,或是工作時盡量戴手套,幫助重建皮膚的保護屏障,治療時間則因人而異,至少需要1~3個月。若是已長出肉芽腫組織增生的嚴重甲溝炎,有時候就得接受趾甲拔除手術。

預防甲溝炎6方法

甲溝炎是常見的皮膚感染疾病,其實預防方式很簡單,陳志斌建議,以下6種方法可以有效預防甲溝炎,也不容易再復發。

1.做好皮膚清潔,避免感染。

2.保持雙手乾爽,少碰水、清潔劑。

3.適當修剪指甲,避免過長、過短。

4.感染香港腳、灰指甲,應及早治療。

5.選擇合腳的鞋子,減少壓迫腳趾甲。

6.避免劇烈運動,造成腳趾甲受傷。

 

留言衝人氣 8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