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攝影作品 道盡台灣能源發展的哀愁

分享:

作者:黃廷宇(文字工作者)

國家地理雜誌台灣攝影大獎的一張照片,荒廢的太陽能板,人類離去之後,逐漸被自然收復、被蔓延的植物與塵土覆蓋,讓很多民眾震驚!發展再生能源是正確的道路,但是為了私利去破壞環境發展,那就是台灣的悲哀,為何這張照片觸動人心,就是當永續發展的大旗被政治利益綁架時,本來要保護的環境卻被愚蠢的政客發展變了樣。

台灣在發展能源政策時,也應考量實用性以及永續發展。(圖/freepik)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政府在能源政策的規劃上,常常用一種理想主義的大旗,但實際上卻是無止盡的官商勾結利益,在規劃上根本不去考量可行性、合理性,對這些人來說,在乎的是有多少標案可綁樁、多少土地良田可以徵收、多少資金投入後可以讓台電高價收購賺價差。當人民看到綠營執政者在南部毀田滅地,只為透過光電的利益來賺錢,卻完全忽略真正永續發展的意義。

像是在台南的區域發展上,不是不能發展光電,而是要考量全台灣電網建置穩定,而且諷刺的事情是,當綠營政治人物發動民眾用環境理由抗拒天然氣電廠興建時,自己卻違規護航光電破壞環境的事實,因為他們來說,能源供應穩定、能源轉型議題不重要,重要的是自身的利益,完全忽略天然氣電廠穩定發定、區域電網建置穩定的考量。

能源政策的真諦是什麼?我也一直在思索,我認為最核心的意義是穩定的供應、配合轉型政策,讓經濟民生不受影響,但現在的政府卻不是這樣思維,民進黨執政後,全台大停電次數激增、也讓產業界蒙受損失,各地無故缺電的比例也激增,像是近期新店裕隆城的開幕就發生停電事件,也造成民眾開幕體驗上的不愉快,舉凡類似造成民怨的事情族繁不及備載。

光電發展的一張攝影作品,反映的是台灣被綠色執政後無奈的心聲,藤蔓寄生在廢棄的太陽能板,象徵某些力量寄生後的慘況,土地的發展一去不復返,永續發展的理想,成為變調的現實。我也呼籲接下來的大選,對於能源政策的發展,真的不能用這種利益優先、發展隨便的心態去做。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