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乘客首次搭機誤開艙門當廁所 判賠33萬

分享:

大陸浙江衢州機場發生一起罕見意外。一名首次搭乘飛機的旅客張某,誤將中國國際航空(國航)航班的應急艙門當作洗手間門打開,導致應急滑梯自動釋放,造成航班取消,經濟損失逾11萬元人民幣(約48萬元新台幣)。事後,國航將張某告上法院,日前一審判決結果出爐,張某需承擔主要責任,賠償金額達人民幣7.7萬元(約33萬元新台幣)。

首次搭機旅客誤將航班的應急艙門當作洗手間門打開,造成航班取消經濟損失逾11萬元人民幣(約48萬元新台幣)。(示意圖/翻攝微信公眾號「停機坪」

根據《封面新聞》與《香港01》報導,2024年7月4日晚間,事件發生於國航CA2754航班,原定由衢州飛往成都天府機場。當晚9時05分,旅客完成登機,艙門關閉、滑梯處於預位狀態。約5分鐘後,因一名乘客遭行李砸傷,乘務員前往後艙取冰塊。其間,張某走到客艙尾部準備使用洗手間,卻誤將R2應急艙門當作洗手間門,並在用力拉開後引發滑梯彈出。當時後艙無乘務員值守,導致意外發生。最終,航班被迫取消,張某被機場公安帶走問話,並於7月8日遭行政拘留10日處分。

張某主張國航在客艙管理上存在缺失,通往艙門與廚房的遮蔽簾未放下,無「閒人莫進」警示標語,航空公司難辭其咎。(示意圖/翻攝微信公眾號「停機坪」

張某事後供稱,當時覺得「飛機的廁所門很奇怪,輕輕拉不動,就用力一拉結果門就打開了」。他也強調,這是自己第一次搭乘飛機,原計劃前往成都學習理療與養生知識。

國航方面表示,誤開艙門導致的損失共計人民幣11萬元(約48萬元新台幣),包括飛機維修費人民幣3.2萬元(約14萬元新台幣)、航班取消補償人民幣5.3萬元(約23萬元新台幣),以及旅客安置費2.5萬元(約11萬元新台幣)。航空公司認為,機艙內設有安全須知卡片、螢幕安全提示及清楚的標識,張某卻未注意閱讀與辨識,屬於疏忽大意,應承擔主要責任。

張某則反駁,國航在客艙管理上存在缺失,例如該航班座位數量與逃生出口配置應配備更多乘務員,但實際僅有4人,疑似未達規定標準。此外,事發時後艙無人執勤,通往艙門與廚房的遮蔽簾未放下,也無「閒人莫進」警示標語,航空公司難辭其咎。

首次搭機旅客誤將航班的應急艙門當作洗手間門打開,造成航班取消經濟損失逾11萬元人民幣(約48萬元新台幣)。(示意圖/翻攝微信公眾號「旅行雷達」

法院審理後認為,雖然張某是第一次乘機,但仍應閱讀安全須知並注意標識,在發現艙門異常時未尋求協助,卻仍強行開啟,未盡注意義務,需承擔主要責任。不過,航空公司在客艙監管與管理上也存在不足,因此裁定雙方共擔責任。最終判決張某需承擔70%賠償責任,即77,593.46元(約33萬元新台幣),其餘由國航承擔。案件受理費1258元(約5400元新台幣)則由雙方按比例分擔。

法院同時駁回張某要求退還機票款的主張,理由是國航已於次日安排補飛。判決書還指出,如未按期付款,張某需加倍支付遲延履行利息;若不服判決,可於15日內上訴至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CTWANT)

【更多CTWANT新聞】
日航機長值勤前違規飲酒! 釀3航班延誤18小時
「空服員集體遲到」釀班機延誤! 大韓航空1個月2次乘客氣炸
錯過飛機情緒崩潰 哈薩克男子當眾「引火自焚」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