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痛真的都是「胃」在痛嗎?肝膽腸胃科醫師呂佳容發文衛教,民眾常說的「胃痛」其實可能來自多種器官造成的疼痛,需依疼痛位置初步判斷,左上腹與正中間上腹除胃部外,也可能涉及脾臟、肺臟、食道、胰臟、膽管、心臟等問題。

呂佳容醫師近日在「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臉書發文分享,大家口中常說的「胃痛」,其實並不一定代表真正的問題出在胃。腹部包含許多不同的器官,而疼痛來源往往必須先透過定位來初步判斷。醫師通常會以肚臍為中心,將腹部分為上腹與下腹,再細分為偏左、偏右與正中間的位置,藉此推測與哪些器官相關。
她解釋,胃大約位於左上腹偏中間,因此當出現左上腹或正中間上腹疼痛時,雖然可能是胃部疾病,但也不能排除其他器官的問題。左上腹除了胃,還有脾臟與左下肺,因此脾臟梗塞、感染,或左下肺的肺炎、肋膜疾病,都可能引起相似的症狀。
而在正中間上腹,除了胃,還包括食道、十二指腸、心臟、胰臟、膽管、肝臟與橫結腸等,因此食道炎、潰瘍、胰臟炎、胰臟腫瘤、膽管炎、膽管結石、甚至心肌梗塞,都可能是疼痛的來源。呂佳容醫師也提醒,有時候疼痛來自表層結構,如肌肉或皮膚,例如帶狀皰疹就會造成類似不適。

不同疾病也會伴隨不同的痛感與症狀。她舉例,膽道阻塞時,可能同時出現黃疸(皮膚與眼白變黃)、大便顏色變淺呈灰白、尿液轉為茶色等變化。若是胰臟發炎,則可能是上腹痛延伸到背部,並伴隨發燒。
呂佳容醫師補充,在門診面對病人時,醫師會詳細詢問病史與症狀,並依狀況安排檢查,例如腹部超音波、內視鏡或抽血,以便釐清真正的病因。(CTWANT)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肚子痛未必是「胃出問題」!醫提醒:可能涉及多個器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