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發生2次堰塞湖重大災害 高金素梅轟政府:原鄉不是二等公民

分享: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在9月23日下午發生潰壩,造成下游的光復鄉多處遭洪水淹沒,導致多人傷亡與嚴重災損。無黨籍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今(19)日在立院質詢工程會主委陳金德時提到,近期花蓮發生2次堰塞湖重大災害,政府對於都市和原鄉的處理卻是兩套標準,讓她忍不住痛批,「原鄉不是二等公民,這場人禍政府要負責」。

無黨籍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發聲原鄉不是二等公民。(圖/高金素梅臉書)
無黨籍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發聲原鄉不是二等公民。(圖/高金素梅臉書)

高金素梅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最近花蓮兩次堰塞湖重大災害,萬榮鄉明利村的洪水就是從政府口中的「開口堤」灌進來。村長、鄉長一再提醒要趕快處理,中央指揮官也下令加速改善,結果兩個月過去,族人只換來:水淹家園、水利署疏忽、署長一句道歉。

高金素梅質疑,在都市,防洪有水門、有越堤道路;到了原鄉,卻只丟幾個太空包去擋水。標準兩套、生命兩等,這不是防災,是放生。

高金素梅在審查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預算案時質詢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圖/高金素梅臉書)
高金素梅在審查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預算案時質詢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圖/高金素梅臉書)

高金素梅認為,依照法律,公共設施管理有問題,人民受損,國家就該負責。與其叫災民去打好幾年的國賠官司,不如政府現在就主動承擔,把補償說清楚、做確實。

針對以上情況,高金素梅提出4點要求。首先,成立單一窗口,扶助跟補助措施一站式服務;其次,建物都要從寬認定,加速賠償;第三,教育重建不能等,學校、幼兒園應視需求儘速補齊;第四,產業復甦要跨部會小組,居民生計要有中長程復原計畫。

馬太鞍溪堰塞湖。(圖/翻攝自花蓮分署官網,下同)
馬太鞍溪堰塞湖。(圖/翻攝自花蓮分署官網,下同)

高金素梅再次重申,「原鄉不是二等公民」。這次除了質詢,也提了許多預算提案,她會盯緊每一步,陪明利村、陪族人一起把公道要回來。

留言衝人氣 7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