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一名國中女子小芬(化名)與父母感情長期不睦,時常因抗拒上學引發親子衝突,讓父母相當無奈,最後經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評估後,醫師開立抗焦慮及憂鬱的藥物緩解學校對她造成的壓力。
爸媽感情長期不睦的小芬就讀八年級,爸爸常年在海外工作,情緒陰晴不定,偶爾返家對孩子並未多投入心思;媽媽是普通上班族,工作忙碌加上個性嚴肅、對學業要求高,也不太能提供女兒情緒支持。小芬就讀所費不貲的私立學校,平時並不會和爸媽分享負面心情,在一年前,她卻突然抗拒上學,每到上學時間不是肚子痛就是頭痛,請了幾天假後被懷疑裝病,引發親子衝突。之後更演變成只要媽媽叫她去上課,她就坐在角落大哭或把自己關進衣櫥,讓媽媽莫可奈何,爸爸更是暴跳如雷。最後小芬被帶到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評估,醫師開立抗焦慮及憂鬱的藥物緩解學校對她造成的壓力,同時轉介給潘奕瑄臨床心理師找出小芬拒學的原因。
原來,小芬學校的風氣雖然不是升學導向,可是卻潛藏師長無法處理的霸凌問題,同學間也經常比較誰家比較有錢,無形間造成她的心理壓力。加上小芬本身社交技巧不太好,學業表現也不突出,這些因素都讓他交不到朋友,在校缺乏自信、相當孤單,而爸爸不巧前陣子失業,小芬更擔心因此被同儕排擠或被看不起。潘奕瑄臨床心理師了解了家庭狀況後安排心理治療,並請小芬的家人共同參與,指導親子互動並教導人際互動技巧。一年後,小芬漸漸重拾和同學互動的樂趣,跟媽媽關係也變好,也願意返回校園就讀。
拒學的盛行率約1-5%,好發於升國中、高中等學習轉換階段,且根據教育部統計,高級中等學校退學率從100學年度1.39%上升至109學年度2.53%,休學率也增至1.86%。研究顯示,性別、學業成績、社經地位對拒學並無顯著影響,潘奕瑄心理師說明:「近年臨床經驗發現青少年拒學個案增加,年紀涵蓋國小、國高中生,男女都有,此類孩子部分有特殊狀況如學習困難、亞斯伯格症等,但多數都與家庭內互動、學校環境有關。」拒學不是只是「不要上學」這麼簡單的事情,多數拒學的孩子伴隨潛藏已久的情緒困擾,但家長們通常不會在初期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會誤以為孩子只是鬧脾氣、不聽話,未從中了解他們的煩惱,給予陪伴,而是等到孩子真的拒絕上學或引發衝突,才注意到問題。潘奕瑄臨床心理師表示:「拒學是一種行為現象,其背後的情緒困擾、致使它發生的家庭及校園原因才是真正要去處理的問題。」
若放任孩子不去上學,恐導致孩子在家無事可做,沉迷網路世界而更排斥上學,變成惡性循環,因此家長務必重視孩子的心理困擾。臨床心理師遇到拒學的孩子會先透過晤談了解孩子本身的特質、家庭背景、就學情況以及所面臨的壓力,之後則安排心理治療及家庭治療。潘奕瑄臨床心理師說明:「許多家長因為忙碌,無法花時間給予孩子足夠的心理支持,或認為孩子不上學就是孩子單方面的問題,但臨床會鼓勵家長一同參與治療,由醫療團隊利用專業找到孩子的核心困難,並和家長一起找出適合個別孩子的引導方式,陪伴孩子克服困難。」
潘奕瑄臨床心理師提到,其實不少拒學個案在小學時就因為種種內外在因素難以從學校生活獲得樂趣,有些甚至認為「上學是一件沒有意思的事情」、「自己是配合父母、被勉強的」,直至國中才真正爆發情緒。因此她提醒家長:「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陪孩子找到學習、交朋友、融入團體生活的樂趣是預防拒學的不二法門,也是孩子一生受用關鍵能力,好的親子互動會讓孩子遇到困擾時主動尋求父母協助,家長也才能及時發現問題,遏止問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