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廠藥撤台潮!醫曝慘案「替代瀉藥吃4倍」才有相同效果

分享:

今年前三季已有47款原廠藥品宣布退出台灣市場,儘管食藥署表示46款都有替代藥品,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內科醫師姜冠宇指出,部分替代藥品需服用更多劑量才能達到相同效果,引發醫界關注。

醫師透露並非所有學名藥都能取代原廠藥,效果也不盡相同。(示意圖/Pexels)
醫師透露並非所有學名藥都能取代原廠藥,效果也不盡相同。(示意圖/Pexels)

姜冠宇在臉書發文表示,針對47項藥品退出台灣市場,衛福部與食藥署採取的因應措施偏向「懲罰」藥廠,要求未來需提早半年報備。他認為,當藥品已處於虧損邊緣,這樣的規定可能反而加速藥廠撤離決定。

根據姜冠宇的臨床經驗,他提到某款原廠瀉劑退出台灣時的案例。原本只需服用5至10cc的劑量,改用台廠生產的替代藥品後,卻需增加至20cc才能達到同等效果,這意味著民眾可能需要服用高達4倍的藥量。

除了原廠藥紛紛退出台灣,受到川普藥物關稅影響,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未來將對藥價帶來一定壓力。(圖/中央社)
除了原廠藥紛紛退出台灣,受到川普藥物關稅影響,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未來將對藥價帶來一定壓力。(圖/中央社)

面對原廠藥持續撤離台灣市場的問題,姜冠宇分析,由於商業利益考量,優質藥品自然會流向較好的市場。他提出兩項可能的解決方案:一是調高健保費用,二是全面開放民眾自費購買藥品。不過他也坦言,這些建議雖然多次提出,但始終未獲重視。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