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研究團隊從過往的探測資料發現,金星大氣含水量達過去估算的3倍,且硫酸濃度比預期的更低,雲層中的氣膠含有更多水分與氧化鐵,可能是個適合微生物生存的環境。

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據2025年9月26日發布的《地球物理研究雜誌:行星》(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文章,美國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波莫納分校的教授莫古爾(Rakesh Mogul)領導的研究團隊,重新分析1978年先驅者金星計劃(Pioneer Venus project)資料後,他們發現,金星雲層中的氣膠含有比先前認為更多的水與氧化鐵。
這項數據來自近半世紀前,先驅者金星2號搭載1大3小共4架金星大氣層探測器,在降落過程持續收集金星大氣成分等數據,同時也收集到金星大氣中的氣膠,這些氣膠在探測器內分解並留下成分。不過美國太空總署(NASA)將這些紀錄封存在檔案館,直到莫古爾的研究團隊從1組微縮膠卷上發現。
經科研團隊分析,證實金星氣膠粒子帶有水、二氧化硫、氧分子與氧化鐵,水佔氣膠質量的60%左右,比以前預期的高出3倍。此外,金星雲層也的確含有硫酸,可是並不如預想來的多。
金星曾被認為是個十分乾燥、富含硫酸大氣的行星,但因另1組研究團隊日前宣稱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磷化氫存在,該物質為生命指標物質之一,加上莫古爾團隊本次的發現,一些科學家好奇,若在溫度與地球相似的高海拔金星大氣中,會否和地球大氣一樣存在微生物?這個疑問還有待其他研究團隊或計畫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