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吃蟲子的文化大家一直都有聽說過,但相信很多人都還是不敢嘗試,不過,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研究,全球約有20億人將蟲類作為食物,尤其在熱帶國家更是見怪不怪。
吃蟲子的營養價值恐勝過肉類。(示意圖/photoAC)
據《HELLO醫師》報導指出,其實在某些地方,蟲子更是當地居民的家常菜,而這種特殊飲食習慣也叫做「食蟲性」,常見的食物包括有白蟻、蜜蜂、蟋蟀、蝗蟲、蟬、毛蟲,以及甲蟲,而以下也公開「4個驚人真相」,以防有一天面對食物和資源嚴重缺乏時,我們仍不至於餓死,當然前提也是你要有把它放進嘴巴的勇氣。
- 我們都可能曾吃過昆蟲
其實我們平常攝取的食物中或多或少都有吃下一些昆蟲,只是含量不高,舉例來說,100克的冷凍花椰菜可能藏有60隻蚜蟲、薊馬(又稱牧草蟲),或蟎;每100克巧克力也可能含有60片昆蟲碎屑和1根囓齒類毛髮等等。
- 昆蟲營養價值勝過肉類
昆蟲的營養價值可能超乎你的想像。以麵包蟲為例,其蛋白質量能媲美牛肉,因為100克中就含24克蛋白質,接近男性每日建議蛋白值攝取量的一半,同份量的大西洋鮭也只有約20克蛋白質而已。
- 富含多種營養、脂肪含量低
我們經常透過營養品補給維生素,但其實吃蟲也是不錯的維生素攝取管道,其中蟑螂、白蟻和蟋蟀都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B12。此外,思考到許多人可能沒辦法接受把蟲子放進嘴巴內,因此有人想出把蟲子磨成粉「去蟲化」,而其中蟋蟀粉中的甲殼素,更有望能幫助人體益生菌的成長,並減少腫瘤壞死因子α,提升腸道健康。
- 吃蟲小心細菌與過敏
不過,由於蟲類身上還是有些細菌,像是棲息在田野農場中的昆蟲,恐有殺蟲藥的風險,而有的昆蟲為了防禦天敵,可能本身帶有毒素,一旦誤食恐導致中毒,另外,對甲殼類動物過敏的人也要避免吃下肚,昆蟲也可能引發過敏,因此建議還是「遠觀」即可,不吃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