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流變細不一定是攝護腺問題,也可能是包皮發炎所致。泌尿科醫師戴定恩分享一名60歲患者案例,該患者因尿流細如一線,原以為是攝護腺肥大問題,但服用攝護腺藥物卻毫無改善。

戴定恩醫師在臉書粉專指出,經檢查發現該名患者是因為慢性包皮炎,導致包皮變得又厚又硬,如同厚紙板般緊緊包住尿道口,僅留下一個小洞,才會造成小便涓涓細流的情況。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後,排尿情況立即獲得改善,尿流強度增加約十倍。
醫師強調,包皮手術並非只適用於兒童,30至60歲族群中慢性包皮炎相當常見,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反覆發炎,導致尿道口變得如針孔般細小。術後恢復期約需三週,第四週即可恢復正常性生活。

泌尿科醫師黃維倫也曾解釋,龜頭包皮炎的症狀主要集中在包皮部位,患者可能出現龜頭長膿、潰瘍,以及分泌物有異味等症狀。造成龜頭包皮炎的原因包括不當的清潔習慣,以及糖尿病等潛在疾病的影響。
戴定恩醫師呼籲,若民眾或親友出現尿流變細的困擾,除了考慮攝護腺問題外,也應注意是否有包皮炎症狀,及早就醫診治。現代手術方式已相當進步,術後恢復期短且併發症風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