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正在準備下月登場的「九三閱兵」。官方今(20)日透露,本次閱兵動員上萬人、參閱的裝備數量型號達上百種,籌劃準備和組織指揮難度高,因此利用了北斗系統等高科技手段,輔助展開訓練,並取得良好效果。

大陸解放軍中部戰區閱兵指揮機構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政治工作部少將副主任徐貴忠,上午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部隊參閱熱情很高,官兵都以能參閱受閱為榮。他表示,本次閱兵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裝備占比非常高,裝備方隊和空中梯隊大多是混合編組,為閱兵的訓練和保障提出了很高要求。
徐貴忠坦言,要實現閱兵整齊劃一、精準協同、米秒不差,如同組織一場戰役,因此需要科學的訓練和周密的保障。
當局在抓閱兵訓練中,主要把握以下3點:一是堅持實戰標準。堅持把閱兵準備作為錘煉官兵戰鬥作風、檢驗部隊指揮、協同和保障能力的練兵機會,依托戰時指揮體制指揮閱兵行動,採取作戰推演方式研推方案計劃,特別是一些新型裝備,部隊接裝不久即按受閱標準進行高強度訓練,受閱準備的過程也是能力生成的過程。
二是注重科學訓練。本次閱兵比以往準備時間要短,加上部隊仍具其他任務,所以在有限時間裡注重利用北斗定位、智能評估等系統和模擬仿真手段,輔助展開基礎訓練、編隊訓練、空地協同訓練、複雜場景訓練、特情處置訓練,以及訓練的考核評估。徐貴忠表示,效果非常好,不僅節省訓練時間還能提高質效。
三是激發練兵動力。注重用抗戰精神強化歷史擔當,用光榮受閱激發政治熱情,用英模部隊傳統激勵高昂鬥志,特別是6月24日閱兵消息發布以後,相關省份對受閱官兵表達關心關愛,「八一」前後廣泛展開走訪慰問活動,給予受閱官兵很大鼓舞,增強其榮譽感責任感。
據悉,本次閱兵時長約70分鐘,編設45個方(梯)隊。在閱兵式環節中,受閱部隊會在長安街列陣,接受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檢閱;分列式環節則按空中護旗梯隊、徒步方隊、戰旗方隊、裝備方隊、空中梯隊順序,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