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路上掀起一場關於電鍋外鍋該使用自來水還是飲用水的討論,有網友擔心使用自來水會讓水蒸氣中的雜質附著在食物上。對此,專家表示,使用自來水不會對健康造成風險,民眾可以安心使用。

根據網路平台上的討論,有網友分享與朋友聊天時得知對方會在電鍋外鍋加入飲用水,原因是擔心水蒸氣蒸發後,雜質會附著在飯或食物上。這個問題引發熱烈討論,有網友認為「雜質只會黏在鍋底」,也有人表示「飲用水不是也是自來水煮沸的嗎?」,但也有支持使用飲用水的網友說「我家都用飲用熱開水」、「我會用飲用水,不然外鍋容易有水垢」。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針對此議題進行說明,表示目前台灣的自來水雖然使用氯作為消毒劑,但根據規定,自來水有效餘氯殘留標準為0.2-1.0ppm,對人體的健康風險低。

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教授謝昌衛解釋,自來水中的氯是作為消毒劑使用,能有效預防有害細菌的滋生。依據自來水法規定,每100萬毫升的水中最多只允許1毫升的氯。他進一步說明,自來水中的氯一般曝露於空氣中,或在煮沸未加蓋過程中就會迅速蒸散,民眾直接將氯喝下的風險非常低。

謝昌衛強調,在使用電鍋蒸煮的過程中,水中的氯會隨著加熱過程中的蒸汽排出,不必擔心會殘留於食物表面,因此外鍋使用自來水並不會構成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