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刷牙也蛀牙! 牙醫曝「口呼吸+逆吞嚥」是元凶

分享:

蛀牙的成因不只是吃糖或刷牙不乾淨,真正關鍵可能是你「用嘴巴呼吸」!牙醫趙哲暘指出,口呼吸會導致口腔乾燥,失去唾液的鈣磷修復能力,成為蛀牙溫床。若孩子從小鼻塞、打呼、口開開、流口水,往往都與錯誤的吞嚥習慣及呼吸方式有關,這些結構與功能的問題,比單純清潔更影響蛀牙風險。

蛀牙的成因不只是吃糖或刷牙不乾淨,真正關鍵可能是你「用嘴巴呼吸」。(圖/翻攝自《健康Do Re Mi》)

從5個月就該吃Pizza?醫揭嬰兒吞嚥關鍵

想預防蛀牙竟然要「從5個月大開始吃大人食物」?趙醫師強調,嬰兒若過度保護、只吃軟爛食物,舌頭無力、吞嚥錯誤,反而會導致「逆吞嚥」,讓食物塞進牙縫,影響齒列發育,增加蛀牙機率。他建議從小吃硬一點的光餅、Pizza,讓嘴唇舌頭臉頰產生正確咀嚼與吞嚥能力,能同步改善鼻子、睡眠與牙齒排列。

蛀牙別只補!抽神經時間點超關鍵

面對蛀牙,不是補牙就好。趙醫師提醒,若蛀到神經還遲遲不處理,恐怕導致神經壞死、細菌入侵,引發全身性疾病,甚至有兒童因蛀牙併發心臟病險些喪命。他建議乳牙蛀牙應果斷抽神經並裝小鋼牙;成人則應及早補牙,或尋求專科醫師用再生材料保神經,盡量避免走到抽神經那一步。

面對蛀牙,不是補牙就好。(圖/翻攝自《健康Do Re Mi》)

運動飲料最可怕!刷牙次數其實不是重點

你知道「運動飲料」比可樂更容易讓你滿口蛀牙嗎?因為它酸、糖高又容易狂灌,一喝就是兩三小時酸蝕牙齒。趙醫師更指出,學術研究證實:只要兩天內有一次「正確刷牙」就能不蛀牙,但前提是不能口呼吸、不能長期喝飲料、不能逆吞嚥。若生活習慣沒改,就算天天刷牙也難逃蛀牙命運。

更多你想知道的健康資訊請鎖定每週六早上十點首播!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