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發自台北報導,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正在規劃運用全台13000多家超商,作為面對天然災害或是戰爭衝突時,支援社會運作的「戰時據點」。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認為,這很顯然是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所聘任非政府組織負責人,運用出口轉內銷的政治操作手法,而此等「挾洋以自重」的手法早就被國人看破手腳。總統府13日則回應,目前政府尚未如媒體報導所稱的具體規劃。

張競指出,首先在面對天然災變與戰爭衝突時,運用全台超商支持社會運作,從來就未曾成為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議程內容。由總統府網站列出的各項資料完整內容可看出,連「超商」這兩個字都沒有提到過。
其次,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3次會議及演練,沒有任何內容提到要運用全台超商,在面對天然災變與戰爭衝突時支持社會運作,而且所有演練場景都與超商完全八桿子打不著。
張競直言,顯然這完全是個新主意,而且根本都還未浮上檯面。在所有的新構想尚未成熟之際,就急著透過外國媒體對外放話,這如果不是存心政治操作,還會是什麼呢?這個作法是否獲得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背書,值得深入探討。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13日回應,在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討論時,大賣場業者分享921救災角色與經驗,也有委員提議參酌國際經驗加入民間通路合作,這些意見都是重要參考,「惟目前政府尚未如媒體報導所稱的具體規劃」。
針對總統府的回應,張競則批評,總統府在打烏龍戰,故意提什麼「大賣場」跟國際經驗加入通路合作,但就是不敢提「超商」。
張競強調,戰時民生經濟運作是個嚴肅課題,所需物流後勤的專業知識,必須動員的作業能量,不是如同這些非政府組織成員隨口1句話,交給超商來辦,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張競認為,最近民進黨成員被偵獲多起共諜案,但真正讓人憂心的是參與政府決策者,隨意對外洩密與放話,甚至是說些子虛烏有的議題,或是尚未成熟的發想就急著到處亂講。此種行事風格,恐將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