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北季風增強,各地氣溫下降,特別是北部及東部地區因多雨而顯得濕冷。營養師老辜建議,秋冬季節日照不足,民眾應注重保暖穿著,減少肌膚暴露面積,同時可多攝取含脂肪的小型魚類、青花菜及堅果,並在烹飪時適量添加薑、辣椒等辛香料,有助促進身體免疫力與代謝功能。

老辜在臉書發文指出,天氣轉涼不僅會導致手腳冰冷,也會影響食慾。在穿著方面,他建議採取洋蔥式穿法,特別注重保暖四肢與頸部;飲食上則可隨身攜帶保溫杯,喝些熱飲或含辛香料的熱湯。薑和辣椒中含有薑辣素、辣椒素等活性成分,能輕微提升身體能量消耗,改善末梢循環不良問題,而溫熱的粥品則有助維持水分與體溫穩定。
秋冬季節也是流感好發期,老辜建議民眾可多食用含脂肪的小型魚類或日曬香菇,攝取維生素D以維持身體免疫力平衡。此外,每天攝取足量的奇異果、柑橘、青花菜,以及堅果和全穀類食物,有助縮短感冒病程,並減少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

老辜進一步解釋,人體在低溫環境下會啟動產熱機制,燃燒能量以維持體溫,基礎代謝也會略微上升,因此天冷時部分人會感到更加飢餓。然而,這種短期能量消耗的幅度和時間會因基因、年齡、性別或體脂率而有所不同,他提醒民眾仍應以均衡飲食、適當運動與充足睡眠為主要調節方式,避免過度補充營養而攝取過多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