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與新光兩大金控今年7月完成合併,後續獲利表現亮眼,原先公告前十月稅前盈餘高達375.9億元,但考量旗下新光人壽持有零息可贖回債的成本攤提問題,27日發出重訊,先下修前十月稅前盈餘為324.6億元、稅後純益287億元,稅後獲利金額一舉下降50多億元。

根據台新新光金原先公告,9月稅前盈餘達85.1億元、稅後盈餘則為75億元,前九月稅前盈餘為299.4億元、稅後盈餘260.4億元;而10月稅前盈餘84.6億元、稅後盈餘為78.4億元,前十月稅前盈餘為375.9億元、稅後盈餘338.3億元。
但27日台新新光金再發出重訊,更正9、10月「月營業收入」及「自結損益公告-月申報」公告金額,其中,將前十月合併稅前損益修正為324.6億元,稅後純益則修正為287億元,一舉下修51.3億元。
台新新光金說明,針對旗下新光人壽持有零息可贖回金融債券進行續後衡量調整,考量此商品特性及參考新壽過往都沒有持有至到期的案例,因獨立董事建議在取得其他外部專家對會計處理方法及預估模型等意見前,先以最保守方式評估,因此,決定更新9、10月公告金額,後續如調整將依規定公告。
台新新光金總經理林維俊說明,新壽自1998年起開始買零息可贖回金融債,但至今沒有一檔是存續到期,且平均不到五年就被贖回,因此每年要攤提的成本不同,為確保財務資訊揭露公允妥適反映經營績效,因此先以最保守的方式來認列,將持有到期的成本與自己模型估的成本差異數,下修前十月獲利數字。
林維俊也說,獲利自結資料在一年內都可以調整,後續仍會重新評估,目前希望明年年報公告前,可以完成確認,換言之,此次先下修的獲利數字,後續仍有機會回沖,將完整反映在2025年的整體獲利上。(工商時報/巫其倫)
※本文授權自工商時報,原文:台新新光金更正9、10月獲利 下修逾50多億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