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總醫院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最新研究指出,動脈硬化的形成不僅與膽固醇有關,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也是重要因素,特別是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時,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張家銘表示,研究發現血管內的免疫細胞,特別是T細胞在長期應戰後會出現「免疫疲憊」現象。這種細胞反應不僅會導致斑塊不穩定,更可能引發心肌梗塞。
此外,血管內的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在壓力下可能轉變成泡沫細胞或骨化細胞,並分泌大量膠原蛋白參與鈣化過程,使得斑塊變得更加堅硬且脆弱,增加破裂的風險。

「許多日常生活習慣都可能擾亂免疫系統的運作。」張家銘提到,熬夜滑手機、飲食不規律、進食過快、攝取過多糖分、久坐少動、情緒壓力大等行為,都會使血管內的免疫系統持續處於警戒狀態,導致細胞功能異常。
針對如何預防動脈硬化,張家銘建議民眾可以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做起,例如每天食用優格、細嚼慢嚥、提早30分鐘就寢、用餐時優先食用蔬菜、每週進行三次快走運動等。這些看似簡單的習慣,實際上能幫助血管中疲憊的細胞重新找回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