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最新研究首次在人類身上證實,乾洗業常用的化學溶劑「四氯乙烯」(PCE)與嚴重肝纖維化風險顯著相關。研究發表於《肝臟國際》期刊,指出暴露於PCE的人罹患嚴重肝纖維化的風險增加3倍,且這種風險獨立於酒精和肥胖等傳統肝病因素。

四氯乙烯是一種無色人造化學液體,廣泛應用於乾洗衣物、去除油漬,也常見於工藝用黏著劑、除漬劑與不鏽鋼拋光劑等日常用品中。民眾主要透過空氣吸入PCE,例如乾洗後的衣物會緩慢釋放這種化學物質到空氣中。此外,工廠若不當棄置PCE,可能導致其滲入土壤與地下水,進而污染飲用水源。
該研究由肝臟病學家布萊恩.李博士團隊主導,他們分析「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數據後發現,血液中PCE濃度越高的人,罹患嚴重肝纖維化的可能性也越大。更令人擔憂的是,研究指出血液中PCE濃度每增加1 ng/ml,肝纖維化風險就增加5倍。

研究還發現,較高收入家庭是PCE暴露風險最高的族群,研究團隊推測這可能與他們更頻繁使用乾洗服務有關。針對這項健康威脅,美國環保署已啟動為期10年的計畫,逐步淘汰PCE在乾洗業的使用,並對其他用途設立職業安全限制。
研究團隊呼籲應將環境毒物納入肝病篩檢與公共衛生監測體系,以防止「不明原因」的肝病被誤判或延誤治療。布萊恩.李博士表示:「許多病人會問,我不喝酒、也沒有代謝問題,為何會得肝病?答案可能就是暴露於P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