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恐致「腦垃圾堆積」害發炎 研究:右側臥助防阿茲海默症

分享:

2025年《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發表的最新綜論揭示,大腦擁有專屬的「膠淋巴系統」,能在深層睡眠或進行有氧運動時啟動,清除與阿茲海默症高度相關的β類澱粉蛋白與Tau蛋白等廢物。

大腦能在深層睡眠或進行有氧運動時啟動,清除與阿茲海默症高度相關的β類澱粉蛋白與Tau蛋白等廢物。(示意圖/Pexels)
大腦能在深層睡眠或進行有氧運動時啟動,清除與阿茲海默症高度相關的β類澱粉蛋白與Tau蛋白等廢物。(示意圖/Pexels)

該研究詳細說明了膠淋巴系統的運作機制:當人體進入深層慢波睡眠時,腦脊髓液會大量灌流進入腦組織,透過星狀膠質細胞上的水通道蛋白與組織間液交換,將累積的毒素沖刷出來,最終經由腦膜淋巴系統排出,流向頸部淋巴結。

「如果長期睡不好、熬夜、或壓力讓睡眠變淺,膠淋巴系統的流速會變慢,腦內廢物就會累積,引發慢性發炎與神經退化。」研究團隊在報告中指出,這解釋了為何睡眠不足與阿茲海默症風險有密切關聯。

研究進一步闡述,當人們出現「最近比較焦慮、常失眠,怎麼記性變差」的情況時,實際上可能不只是心情問題,而是腦內的清潔系統未能正常運作。當這條「排水管」塞住,腦中的訊號就像塞車一樣,該走的走不動、該記的記不起。

當人們出現「最近比較焦慮、常失眠,怎麼記性變差」的情況時,實際上可能是腦內的清潔系統未能正常運作。(示意圖/photo AC)

針對如何優化膠淋巴系統功能,研究提出四大生活調整建議。首先是睡眠優化,研究顯示在深層慢波睡眠階段,腦組織間隙會擴大約60%,代謝廢物更容易被清除。建議每晚保持7小時以上連續睡眠,睡前一小時避免強光與3C藍光,並營造安靜、黑暗、溫度適中的睡眠環境。

其次是睡姿調整。根據實驗數據,側臥睡姿比仰睡或趴睡更有助於腦液流動。動物研究中,側睡能讓β類澱粉蛋白的清除效率明顯提升,尤其是右側臥時,頸部淋巴的引流方向與腦膜淋巴系統更吻合。研究建議養成側睡習慣,選用高度合適、能支撐頸椎的枕頭,保持頭頸自然對齊。

第三項建議是增加有氧運動。研究指出,中強度有氧運動能增加動脈搏動與淋巴收縮頻率,間接加速腦脊髓液流動。動物研究數據顯示,每週150分鐘的有氧活動可讓腦液流速提升約15%。研究報告中提到,許多患者在運動後會感覺「頭變亮、思考變快、睡得更沉」,這正是膠淋巴系統被激活的表現。

最新神經研究發現,有節奏的深呼吸訓練不僅能減壓,還能透過調節自律神經系統、促進血管規律搏動。(圖/Photo AC)

第四項是深呼吸練習。最新神經研究發現,有節奏的深呼吸訓練不僅能減壓,還能透過調節自律神經系統、促進血管規律搏動,提高膠淋巴系統的流速。建議每天固定安排5分鐘的深呼吸或靜心練習,特別是在睡前進行,採用吸氣4秒、吐氣6秒的節奏,讓呼吸變得平穩,身體自然進入放鬆模式。

研究也指出,有些人天生膠淋巴系統效率較低,特別是帶有載脂蛋白E第四型(APOE4)基因的人,會影響AQP4的定位與腦膜淋巴管發育,使代謝廢物清除變慢。但研究強調,透過規律作息、控制血壓、減少糖分與慢性發炎、持續運動,仍能讓這個系統重新活化。

「記憶不是消失,而是被堵住。當腦的流動恢復,思考、情感與創造力都會跟著甦醒。」研究團隊在結論中表示,膠淋巴系統的研究為阿茲海默症的預防與治療提供了新視角,強調醫學不只是治療疾病,更是恢復平衡。與其害怕失智,不如讓大腦每天有機會「洗澡」,讓睡眠成為最天然的藥物,讓呼吸與光成為最簡單的復健。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