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德綱
近日美國地方選舉陷入膠著的西雅圖市長開票結果,43歲的威爾遜以50.2%對49.5%的得票率擊敗了67歲的現任市長哈瑞爾(Bruce Harrell)。同樣打著民主社會主義旗幟勝選的紐約市長34歲的曼達尼(Zohran Mamdani)、明尼阿波利斯市長44歲的弗雷(Omar Fateh),這三座大城市「年輕」的新市長不約而同「向左轉」,讓人好奇:美國人不反共了嗎?

稍早,川普口誅筆伐的「共產主義者」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驚動天下。川普把「民主社會主義」指涉為「共產主義者」,按照台灣人熟悉的政治話術就是「戴紅帽子」,在美國尤其是像紐約這樣具有資本主義靈魂的聖地竟然失守,曼達尼是移民之子、還是個穆斯林,能在川普大棒子下突圍而出,簡直跌破專家眼鏡。
美國曾經歷1950反共產主義年代,當時共和黨參議員麥卡錫宣稱美國政府已遭共產黨滲透,並大量製造輿論及指控他人為共產黨人士,掀起全國性的反共浪潮,許多著名人士被政治迫害,該主張與作為被稱為「麥卡錫主義」,電影《奧本海默》描述的科學家「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遭指為蘇聯間諜的歷史悲劇,最廣為人知。
然而,川普指控左派的曼達尼是「共產主義者」竟然失靈,外溢效應甚至讓西岸大城西雅圖、明尼蘇達第一大城明尼阿波利斯市長選情翻轉。威爾遜甚至只是一個搭公車上下班的政治素人。民主強大如美國曾因「麥卡錫主義」而恐共,川普從歷史灰燼中挖出共產主義的幽靈,美國人民並不埋單。

美國左派政見看似平凡,如:免費公車、凍漲租金、徵稅富人、人人有房權、免費醫療、反警察、公營超市……終歸於一句口號「可負擔得起(affordability)」深深打動老百姓的心,美國優先,本質上是接地氣讓老百姓生活優先、經濟優先、生存優先,並且「負擔得起」,這是左派催出外溢效應,敬告川普的共同響應,至於「恐共」,就留在歷史灰燼中吧。
回頭看看台灣,在民進黨掀起的抗中保台、親中賣台「大罷免」、秋祭馬場町白色恐怖的共產黨人,那些反共歷史冤錯假案纏繞台灣人民久久不散,除了讓政治人物互噴口水,不如「普發1萬」刺激經濟,解解老百姓苦悶的生活。
有意思的是,2025年6月馬英九參訪福建省寧德市的下黨村,這個行程並沒有引起媒體注意而報導,在中國大陸眾多經濟發展端出豐富的成績中,這個曾經是全國最窮的下黨村脫貧成為觀光亮點,在光鮮亮麗的鎂光燈中黯然失色。習近平執政12年,除了眾多高大上的豐功偉業,不忘告訴台灣人需要了解他讓14億人民有飯吃,扶貧大計正是莫忘初心,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治理成績單。

當年反共是共產國際赤化世界的紅禍蔓延,台灣有白色恐怖,美國有麥卡錫主義,但記取歷史教訓,修正共產主義路線,美國有民主社會主義,中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罷免」讓國民黨立委徐巧芯驚恐說出「我外公剿匪三次,我當然反共」。但反共已是歷史!同屬年輕世代的曼達尼、威爾遜、弗雷,民主左派顧好生活,反什麼共、反哪個共,年輕世代們,何不先想清楚。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