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人氣國寶展今天起以「蘭亭的遊與思」為題,展出書法國寶「定武蘭亭真本」及「春水玉飾」等11件與蘭亭主題相關器物;重達95公斤故宮最大鼎「嬰祖丁鼎」回歸展出。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發布新聞稿,「蘭亭序」距今近1700年,但書法與文學之美,影響後世不輟;南院繼110年「刻石取拓」展,再度展出「定武蘭亭真本」,且搭配展出各類反映自然意趣的器物展件,希望民眾關注王羲之「蘭亭序」本文及書法藝術表現同時,也能欣賞趙孟頫等宋元名家的題跋記述。
故宮南院處指出,策展人也精選器物展件搭配「蘭亭序」的文詞及意境,如黃振效「雕象牙蘭亭脩禊小插屏」是「蘭亭春遊」、「玉耳杯」是「一觴一詠」;「玉筆山」及「龜游荷葉洗」、「龜鈕玉印」等是文人的書齋臥遊;「春水及秋山玉飾」則展現北方民族春遊及秋遊情景;宋、明兩代作品再加工的「仲駒父獸面紋甗」則展現兩代對上古青銅甗的揣想。

策展人故宮書畫文獻處助理研究員陳建志指出,相傳永和9年(西元353年)書聖王羲之作「蘭亭序」,原蹟亡佚,但因鍾愛王羲之書法的唐太宗曾命人摹搨,隨之幻化出各式各樣的分身。石刻拓本中又以點畫結構近似歐陽詢的「定武蘭亭」為最佳。
陳建志說,「定武蘭亭」是中國書法史上理解王羲之、歐陽詢書法,以及刻帖的製作與演變至關緊要的範本之一,國立故宮博物院院藏「定武蘭亭真本」為傳世最完整的宋拓善本,2017年文化部核定為國寶,也是故宮院藏碑帖中唯一指定為國寶的文物,值得細細品味琢磨。
故宮南院人氣國寶展,以及故宮最大鼎「嬰祖丁鼎」,展期自即日起至113年11月3日。(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