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今(21)日上午發生不幸意外,第3聯隊的1架F-CK-1A MLU型戰機在機堡內進行關俥(關發動機)前檢查時,41歲的胡姓女士官長因不明原因,遭機腹右側進氣口吸入,經搶救後仍因傷重不幸殉職。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對此表示,部隊編現比低造成工作負荷太重,應是此次意外發生的根本原因。
退將張延廷認為,事故應該是人為疏失,但原因是出在工作負荷太重,地勤人員從早忙到晚,因為現在兩岸氣氛不同,工作時間、壓力、分量都很大,在此狀況下可能恍惚。
他說,空軍規定是戰機進氣道1公尺以內、扇形區域不能靠近,該名女士官長可能沒有注意,因為工作量大,造成她的心理、生理上負擔過大,才釀成不幸意外。加上又是女性人員,體重比較輕、身形比較小,很容易被進氣口吸入,因為很多巧合才造成憾事發生。
張延廷指出,現在部隊的編現比根本不夠,作戰部隊只有到達70%,7個人要做10個人的工作,加上還要休假,而2個人休假,就變成5個人要做10個人的工作,每個人的工作量加倍,工作負荷量太大。他說,編現比不夠是最原始、最大的原因,讓大家沒有充分的時間休息、調適。
張延廷也認為,合格機工長需要定期進行在職訓練(OJT),但可能因為人不夠,要一直執行任務,因此就無法實施在職訓練,人員的警覺性就會降低。
張延廷進一步說明,戰機一落地,在跑道頭先有落地後檢查,機工長會把所有起落架的安全銷插好,檢查機身有無問題,有無漏油、蒙皮翹起或零件掉落。完畢後戰機滑回機堡內,接著就是關俥前檢查,會有2個動作,首先是機工長引導戰機滑行到定位,之後機工長會擋輪擋,飛行員要看機工長的手勢,確定擋完輪擋,才能關俥,否則關俥後沒有剎車,戰機會滑動。
他指出,機工長在戰機下方要放置鼻輪及左、右起落架的輪擋,移動中有可能走捷徑,切進扇形的紅區,距離進氣口就可能少於1公尺,此時發動機尚未關俥,加上東北風順風,距離近、發動機吸力及東北風3個因素,就容易造成不幸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