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天氣一熱就便祕?醫揭密「和脾胃有關」恐影響發育

分享:

天氣一熱,小孩開始出現便秘症狀怎麼辦?一位7歲小兒患者因長期便祕、腹痛不適求診,透過中藥治療月餘後,腹痛明顯減少、排便也漸趨正常。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楊成湛提醒,便祕與脾胃有關,若孩子或青少年有慢性便秘問題,恐影響生長發育,可嘗試中醫調理體質以助改善。

研究指出,台灣3~6歲的孩童中,約3成有便祕困擾,據統計孩子因腹痛去急診就醫,有高達8成原因是便祕所導致。(示意圖/Pixabay)
研究指出,台灣3~6歲的孩童中,約3成有便祕困擾,據統計孩子因腹痛去急診就醫,有高達8成原因是便祕所導致。(示意圖/Pixabay)

便祕不是小問題!研究指出,台灣3~6歲的孩童中,約3成有便祕困擾,據統計孩子因腹痛去急診就醫,有高達8成原因是便祕所導致。楊成湛表示,慢性便秘不僅讓孩子腹痛、解便出血,還可能導致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甚至影響生長發育,不可輕忽。

小兒便祕常見2類體質

楊成湛說明,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是兒童成長發育的重要關鍵。由於脾胃虛弱會影響腸道蠕動,導致消化不順、排便困難,因此觀察排便狀況,可說是判斷脾胃好壞的外在表徵。

楊成湛進一步指出,便祕與體質有關,多數人提到便秘多會認為和火氣大有關,但其實體弱氣虛者,也會有便秘問題。(示意圖/Pixabay)

楊成湛進一步指出,便祕與體質有關,多數人提到便秘多會認為和火氣大有關,但其實體弱氣虛者,也會有便秘問題。中醫將小兒便祕體質分為兩大類型:

  • 胃熱型:常見於愛吃辛辣厚味的孩子,常伴隨口氣重、腹脹、手腳心熱等症狀。
  • 氣虛型:多見於體弱瘦小、臉色蒼白、排便無力的孩子。

楊成湛說,針對不同體質,可以竹茹、砂仁、木香檳榔丸以清熱導滯,或以黃耆、白朮、麻子仁丸來健脾補氣,恢復消化吸收功能。此外,針對食慾不振的孩子,也可搭配山楂、神麴、麥芽、雞內金等開脾中藥,增進食慾、改善消化。

對於容易脹氣的孩子,睡前可以幫他們做肚子熱敷、順時針按摩腹部,也能改善腸胃蠕動。(示意圖/Pixabay)

熱敷、按摩肚子可改善便秘

中醫強調整體調理,除了用藥之外,日常生活的規律也很重要。楊成湛建議,家長應協助孩子養成三餐定時、飲食均衡、多喝水、適度運動的習慣。對於容易脹氣的孩子,睡前可以幫他們做肚子熱敷、順時針按摩腹部,也能改善腸胃蠕動。

楊成湛提醒,爸媽應觀察小孩出現常常下腹痛、排便不順等情形,就可能是受小兒便祕困擾,及早發現及時調理,從日常保養到體質調整,中醫都能扮演重要角色,幫助孩子擁有健康腸胃和快樂童年。(Uho優活健康網

文章授權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天氣一熱就容易便祕?腹痛、解血便⋯醫揭2種「便祕體質」熱敷緩解

【延伸閱讀】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