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完美食再高強度運動!研究:錯誤方式反傷心臟健康

分享:

台灣醫界最新研究指出,許多人在享用大餐後,常因罪惡感而立即進行高強度運動,試圖彌補攝取過多的熱量,但這樣的行為反而可能危害心臟健康。

在享用大餐後因罪惡感而立即進行高強度運動,反而可能危害心臟健康。(示意圖/Pexels)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粉專「基因醫師張家銘」分享,根據2025年刊登於《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的研究顯示,在攝取高脂高熱量飲食後,立即進行高強度運動反而會加重心臟負擔。

該研究對老鼠進行為期8週的實驗,分別讓牠們在高脂飲食後進行不同強度的運動。結果發現,只有類似慢走等低強度運動能有效保護心臟結構和功能,而中高強度運動反而加重了心肌肥厚、收縮無力與心臟纖維化的情況,甚至造成粒線體損傷。

只有低強度運動能有效保護心臟結構和功能,而中高強度運動反而加重了心肌肥厚、收縮無力與心臟纖維化的情況。(示意圖/Pixabay)

張家銘解釋,當身體攝入過多脂肪與糖分時,若立即進行高強度運動,會導致大量脂肪酸釋放並流入心肌細胞。在代謝機制尚未穩定的情況下,反而造成脂毒性傷害,使心臟負荷加重。

針對現代人飲食難以控制的情況,張家銘建議應先從調整飲食開始,以少油、少糖、多蔬果為原則,待身體代謝穩定後,再從低強度運動開始,如快走、騎腳踏車等,逐步提升運動強度。他強調:「這不是運動無效,而是健康順序不能顛倒,得先吃對再動對。」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