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規劃調整健保補充保費收取模式,針對租金、利息和股利等收入改採「年度結算制」,超過新台幣2萬元就須按2.11%繳納補充保費,財務約增加100至200億元。然而,政策消息曝光後,引發小資族與存股族不滿,行政院隨後指示暫緩規劃。對此,醫師姜冠宇發聲直言,新制若導入存款利息和股利太狠,把酒稅、糖稅拿出來會比較合理,「有一天去投資了就知道,股息一來是割自己的肉。」

衛福部近日指正在研擬健保補充保費改革,導入年度結算制度,租金、利息與股利1年累計逾2萬元收取2.11%補充保費,影響人數估達480萬人,財務增加上看200億元,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已指示衛福部暫緩具爭議規劃、加強社會溝通,尋求更周全、具共識的改革方式。
對於此議題,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主治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發文,坦言租金可以納入改革方案,但是存款利息和股利有點太狠,「這些非薪資所得課資本稅,有可能在學日本、南韓、法國,但是股息利息多少感覺在懲罰對經濟有貢獻的人。」
姜冠宇提到,法國對投資與資產收入徵「社會分攤」(CSG/CRDS等),總額17.2%通常用於社會保險體系,「這是把資本所得也一併分擔社會保險財源的典型作法,且主題不算偏移」;至於日本地方政府徵收的國民健康保險「所得割」,把多種所得列入計算,明文包含股利、不動產所得等。

姜冠宇質疑,為何不敢拿酒稅、糖稅出來納入方案?「酒稅、糖稅合起來做代謝症基金,不好嗎?」他舉例,手搖飲未註明無糖者,直接課原價20%;以台灣餐飲業規模,效果未必比抽那些被動所得來的少。
姜冠宇直言,當自己開始投資了就會知道,股息一來是「割自己的肉」,甚至是前債還沒還完,且現在被坑的散戶很多,「我們對於拿資本利得的族群,要重新更新一下輪廓,提案者很顯然對此族群的輪廓描繪過時了,打這些人的主意要在景氣非常好的時候。」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補充保費改革引議! 醫認「拿利息、股利太狠」:可從這2稅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