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師沈政男今(7)日在臉書針對補充保費發表看法,他寫道「新任衛福部石部長,躊躇滿志,想要大刀闊斧,挽救健保與醫療,問題是:在當今政治氛圍之下,啊你就做不了什麼事啊!」

沈政男說,現在的賴清德政府,連任岌岌可危,每天都在看著滿意度數字,只要有任何民意上的風吹草動,就會直接從上介入,不再讓你在那邊玩得不亦樂乎,這是必須體會的上級心態。
沈政男繼續寫,「石部長說是外號石頭,意思是擇善固執,嗯,就看石頭硬,還是選票利!恕我直言:一直到二〇二八,你都不可能有什麼太大的作為,真的,混日子就可以了,因為,兩個字:選票。」
不過,沈政男還是在中國時報撰文提出健保開源的解方意見,他表示,2013年施行二代健保時,健保費的費基從原本的薪資所得延伸至資本利得,加入了補充保費項目,暫時解決了財務危機,但很快又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他建議,健保財源改革應有長遠眼光,可考慮仿效日本施行「家戶所得制」,以家戶總收入為費基,既能隨經濟成長增加規模,也能避免類似股利拆次的規避手段。

沈政男認為,台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健保支出大部分用於高齡族群,而老年病患的醫療與長照需求常難以區分。沈政男表示,若能建立成本較低的全日長照單位銜接醫療服務,將可節省健保支出。例如,原本開刀只需住院一週,但因為失智失能而多住了好幾天的情況,若有適當的長照單位銜接,將可大幅節省醫療資源。
沈政男強調,日韓等國早已施行長照保險,台灣應迎頭趕上,不僅能轉移部分健保財務壓力,也能提升醫療與照護品質。他認為,施行長照保險是解決健保財務壓力的重要方向,能使照護資源的利用更有效能,同時提升整體醫療與照顧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