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檢查完回家 醫看報告「急call她3小時」:不回來會死!

分享: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大陸湖北武漢一名阮姓女子,日前因身體不適到醫院看診,體檢報告出來後,醫生驚覺事態嚴重,但阮女卻已經回家了。醫師只好連續打了3個小時的電話,並強調「再不來,會丟命」。最終阮女在緊急接受手術後,成功保住一命。

根據《武漢晚報》報導,阮姓女子6日突然感到身體不舒服,當天下午前往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看診、檢查後,就直接離開醫院回家。不過,當醫生看到阮女的檢查報告時,發現阮女出現主動脈剝離的症狀,若不趕快治療,恐會有生命危險。

報導指出,在確定阮女病情危急後,醫生連忙打電話給阮女,卻遲遲等不到對方接聽,所幸在持續撥了3個小時後,阮女終於接起了電話,醫生也急忙要她趕快回到醫院,更直言「再不來,會丟命」。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李筠表示,得知阮女的身體狀況後,第一時間就通知了臨床科,同時要求臨床醫師向阮女親屬解釋主動脈剝離的嚴重性。阮女也於隔天凌晨3點在女兒的陪同下,回到醫院接受治療,經過了5個小時的手術,成功保住了一命。

主動脈剝離症狀

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解釋,主動脈剝離前兆「強烈胸痛」。急性主動脈剝離的典型症狀為突然發生的胸、背如刀割般的劇痛,有可能由前胸痛至後背,也有可能由背後痛往胸前,甲型主動脈剝離患者有可能會突然昏倒及休克,其原因是併發急性的心包膜填塞、急性主動脈瓣逆流或是冠狀動脈剝離造成心肌梗塞,而侵犯主動脈弓及降主動脈的病患,則可能因剝離後造成動脈阻塞,而造成各種不同的症狀,例如頸動脈阻塞造成中風、下肢動脈阻塞造成下肢疼痛或跛行、小腸動脈阻塞而造成急性腹痛等等不典型的症狀,需要醫師仔細的鑑別診斷。

主動脈剝離原因有哪些?哪些人是好發族群?

近年來在台灣主動脈剝離有年輕化的趨勢,但一般來說有下列疾病的患者發生急性主動脈剝離的機會比較高:

高血壓:慢性高血患者及血壓有劇烈的變動,例如情緒波動生氣或身體不適造成的高血壓。

血管硬化:動脈粥狀硬化與血管中層鈣化。

好發族群

  1. 慢性高血壓患者
  2. 冠狀動脈疾病
  3. 抽菸
  4. 主動脈瓣疾病
  5. 主動脈瘤
  6. 家族病史(有主動脈剝離遺傳病史)
  7. 懷孕(因懷孕造成荷爾蒙改變,使心血管負荷增加)
  8. 施用非法藥品:例如可卡因(Cocaine)、搖頭丸、甲基安非他命擬
  9. 太過劇烈的重訓
  10. 外傷

預防主動脈剝離,建議做好以下7點。

  1. 控制血壓
  2. 體重控制
  3. 保持適度運動
  4. 戒菸戒毒
  5. 定期檢查
  6. 注意保暖
  7. 均衡飲食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