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這陣子常瀏覽 Facebook,你應該會留意到一股「十年挑戰」(#10YearChallenge)的潮流,洗版了你的 Facebook 動態牆。然而,這僅僅是使用者自發性的分享,完全無傷大雅嗎?對此,有作家撰文提出「十年挑戰」的背後或許隱藏著 Facebook 蒐集大量臉部資料,以訓練相關模型的陰謀論,引發熱議。對此,Facebook 方面已給予回應,嚴詞否認。
[caption id="" align="alignnone" width="450"]
▲Facebook、Twitter 等平台上近期風行的十年挑戰,被質疑相關照片有可能被用來訓練臉部辨識演算法,引發外界質疑。(圖/翻攝Wired)[/caption]
Facebook、Twitter 等平台上近期風行的十年挑戰,被質疑相關照片有可能被用來訓練臉部辨識演算法,引發外界質疑。(圖/翻攝Wired)
面對近期在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 等社群平台上引發風潮的「十年挑戰」(#10YearChallenge) 活動,《Tech Humanist: How You Can Make Technology Better for Business and Better for Humans》作者兼科技評論家 Kate O'Neill 在自己的 Twitter (@kateo) 推文表示,在十年前她可能會熱情的參與;但是今日,她會質疑這些資料是否會被用來訓練一個關於可辨識年齡增長的臉部辨識演算法。這個推文發表至今約有一週時間,被轉推(Retweets)超過一萬次,留言超過 3 百則。
Kate O'Neill 認為,「十年挑戰」(#10YearChallenge)活動中,使用者所分享的資料足以讓 Facebook 用來建立一個臉部辨識技術的資料庫。與其他 Facebook 使用者上傳照片不同的是,「十年挑戰」分享的十年前與今日的對比照都很「乾淨」,大多是獨照(或者照片切割後僅剩自己一人的部分),沒有其他人入鏡;此外,還為了讓臉友們能清楚辨識,使用者還會主動加入 2009、2019 等年份標示,協助用來判定某一張照片的拍攝時間,相當適合被用來進行數據分析,更可被用於訓練跟年齡老化相關的臉部辨識演算法模型。
對此,Facebook 方面已經公開否認,表示他們並非發起這項活動的一方,「十年挑戰」的流行主要是用戶自發性的行動,並且表示 Facebook 沒有從中得到任何東西。Facebook 也指出,平台上雖然在相片中導入了臉部辨識功能,但使用者擁有隨時可關閉這項功能的權限。
但是在 Facebook 過去就曾在未知會用戶的情況下,對近70萬名用戶進行「情緒傳染」的心理學實驗的黑歷史下,以及近期《劍橋分析》事件讓第三方不當取得 8700 萬 Facebook 用戶資料等醜聞的背景下,每一個 Facebook 使用者都應該留意 Kate O'Neill 的提醒,對於個資的分享、授權、會如何被使用...擁有更多認知,掌握保護個資的的主導權。
(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