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暌違20年珍貴紀錄!石虎重現沙鹿鹿寮南溪 生態復育成功

分享:

在臺中市沙鹿區的鹿寮南溪,經過長達二十年的努力,石虎於今年八月首次被自動相機拍攝到,這一珍貴的紀錄象徵著當地生態治理的顯著成效。鹿寮南溪的生態廊道,曾因災害而出現土砂裸露,經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的持續努力,現在已經蛻變為生機勃勃的環境,為石虎擴展棲息地帶來了希望。

在臺中市沙鹿區的鹿寮南溪,經過長達二十年的努力,石虎於今年八月首次被自動相機拍攝到,這一珍貴的紀錄象徵著當地生態治理的顯著成效。(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該區域位於國土綠網中的大肚臺地淺山保育軸帶,保育的目標包括石虎、穿山甲、環頸雉等珍貴物種。從102年衛星影像中觀察,鹿寮南溪河床原本是一片裸露的卵礫石堆積。為了改善這一情況,當地保育單位自111年起進行了多孔隙卵石固床工及生態護岸等治理工程,經過四年的努力,現在河床兩側已經綠意盎然,原生植被也逐漸恢復。

在臺中市沙鹿區的鹿寮南溪,經過長達二十年的努力,石虎於今年八月首次被自動相機拍攝到,這一珍貴的紀錄象徵著當地生態治理的顯著成效。(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根據臺中分署的資料,石虎在當地的重現不僅是二十年來的首次記錄,也標誌著生態綠網在串連淺山物種棲地方面的重要進展。除了石虎,自動相機還拍攝到了白鼻心、赤腹松鼠等其他野生動物,顯示生態系統逐漸健全。未來,當局將持續推動棲地改善與生態廊道串聯措施,為更多野生動物提供友善的自然棲地。

在臺中市沙鹿區的鹿寮南溪,經過長達二十年的努力,石虎於今年八月首次被自動相機拍攝到,這一珍貴的紀錄象徵著當地生態治理的顯著成效。(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白鼻心。(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環頸雉。(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赤腹松鼠。(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提供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