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青少年骨骼與肌肉傷害患者明顯增加。板橋亞東醫院骨科陳鈺泓主治醫師指出,學生們在暑期過度使用3C產品、姿勢不良,以及突然大量運動,都可能導致骨骼肌肉受傷。

陳鈺泓醫師表示,暑假期間最常見的骨骼肌肉傷害包含四大類型。首先是俗稱「電玩手」的症狀,長時間打電動、滑手機,容易造成手指關節發炎、手腕疼痛,甚至出現手指僵硬的情況。他建議,使用3C產品時每30分鐘就要起身活動,並進行簡單的手部伸展運動,以避免肌腱過度使用。
其次是不良姿勢造成的體態問題。陳鈺泓指出,許多學生暑假期間經常窩在沙發上滑手機、追劇,這種長期不良姿勢容易導致脊椎變形、加重駝背情形,更可能影響未來的體態與步態。他強調,保持正確坐姿,並將手機與螢幕高度調整至眼平,避免過度低頭,才能有效保護脊椎健康。
第三類是腰背痠痛問題。陳鈺泓解釋,許多人喜歡趴在床上或沙發上看電視,雖然短時間感覺舒適,但長期下來會對頸椎、下背部造成過大壓力,引發腰酸背痛,嚴重時可能導致椎間盤壓迫。他建議每隔一小時就要起身伸展,讓肌肉適度放鬆。

最後是運動傷害。陳鈺泓提醒,暑假期間到戶外運動固然良好,但若未做好暖身、運動過度,或在進行碰撞性運動時未妥善保護,容易造成肌肉拉傷、扭傷,嚴重者甚至可能骨折。他強調,運動前務必做好暖身、配戴適當護具,若不幸受傷應立即進行冰敷與休息,避免傷勢惡化。
陳鈺泓呼籲,暑假期間雖然可以放鬆,但仍要注意骨骼健康,建議學生們要適時起身活動、保持良好體態,運動時也要做好保護措施,避免因過度放鬆或使用不當而造成身體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