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9歲女性患者長期深受失眠所擾,每晚需耗時1至2小時才能入睡,且僅能維持3至4小時便會醒來,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經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陳貝強主任以經皮靜脈雷射治療,約六次療程後,患者已能獲得深層睡眠。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陳貝強主任表示,經皮靜脈雷射是一種非侵入性療法,其原理是透過特定波長的低能量雷射光波,照射在靜脈分布密集的部位。這種治療方式能活化血液循環、促進血球功能與細胞內的能量產生,同時具有抗發炎與強化代謝的效果。「因為紅血球活化後,攜氧量的能力上升,改善缺氧的狀態,會讓身體比較放鬆,比較容易入睡。」陳貝強主任解釋道。
針對睡眠品質的改善,陳貝強主任提出多項建議。首先是規律作息,固定上床與起床時間,以建立大腦穩定的「生理時鐘」。其次是優化睡前環境,包括保持房間安靜、昏暗、涼爽,並避免使用手機、平板等3C產品。同時也建議避免攝入咖啡因、酒精,以及過度進食。

陳貝強主任特別強調,若無法入睡時,不應持續躺在床上,而是建議起身進行放鬆活動,如閱讀或聽輕音樂,以避免形成「床=失眠」的負向連結。此外,放鬆神經系統的方法包括練習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和冥想,這些都有助於降低交感神經活性,活化副交感神經。
在日常生活方面,陳貝強主任建議進行規律運動,如快走、游泳、瑜伽等中等強度運動,但應避免在睡前2小時進行劇烈運動。適度曬太陽也很重要,因為這有助於分泌血清素,而血清素在晚上會轉化為褪黑激素,有助於深層睡眠。

陳貝強主任也提醒,失眠可能與其他疾病有關,如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或焦慮,甚至是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這些都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關於經皮靜脈雷射治療,陳貝強主任特別提醒,由於治療會增加身體代謝,患者每天需攝入至少2000cc的水分,以助於排出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自由基及廢物。同時,治療前需要適當進食避免血糖過低,女性患者則需避開經期,以免增加不適或出血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