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書璿/綜合報導
本土猴痘案例已累積10例,連染科名醫黃立民都直言已達流行標準。國內一名猴痘個案在社群媒體發文,痛訴染疫需關到痂皮掉落,被隔離天數長到崩潰,身心俱疲。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正研擬修訂隔離天數、隔離照顧的處所,應會有調整鬆綁的空間。
圖/photoAC提供
一名猴痘個案日前在臉書發文,痛訴自己是台灣第二例猴痘個案,住院隔離期間長達40天,身處於密閉、無法開窗的病房,幾乎身心俱疲,甚至面臨網路及電話的「獵巫、霸凌、騷擾」,更不用說每天身體劇痛,須靠著止痛針及口服藥物,才能入睡,孤立無援。
依據國內規定,若個案疑似感染猴痘病毒,必須收治於具獨立衛浴的單人病室,並通報和採檢;若確診為猴痘,就須隔離治療到全身皮膚病灶結痂完全脫落為止。
根據衛福部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指引,猴痘猴痘主要是經由與確診病人直接接觸、或接觸受病毒污染之物體或表面傳染,其潛伏期為5-21天。 為避免疾病傳播,因此密切接觸者即使目前無症狀,仍應自最後一次暴露日起進行健康監測21天,密切觀察是否出現發燒、寒顫、淋巴結腫大或皮膚出疹症狀。
反觀周遭國家,新加坡和韓國都較人性化。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表示,正研擬修訂隔離天數、隔離照顧的處所,應會有調整鬆綁的空間。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感染科主治醫師洪健清表示,感染症醫學會、愛滋醫學會、感控醫學會已於25日開會討論隔離措施;台灣猴痘案例數較少,但確診者多為免疫低下,先採較嚴格方式隔離,未來可望修正放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