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議員李奕德肝癌逝!醫:腫瘤小於3公分不會有不適

分享:

無黨籍嘉義市議員李奕德2月發現罹患肝癌,不過為時已晚,住院治療1個多月仍於昨日病逝,享年43歲。醫師指出,由於肝臟內沒有太多神經,腫瘤小於3公分內不會有明顯不適。

無黨籍嘉義市議員李奕德2月發現罹患肝癌,不過為時已晚,住院治療1個多月仍於昨日病逝。(圖/翻攝自臉書)

三軍總醫院衛教資料指出,由於肝臟內沒有太多神經,只有肝臟表面包膜才有神經,因此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並不會出現症狀,僅有肝癌細胞將包膜撐開時才會脹痛。多數發生疼痛時,可能已有破裂出血的危險或癌細胞轉移侵犯神經。由於肝臟在右邊肋骨後,因此右葉肝臟長腫瘤摸不到,若是病患原先就有肝硬化的情形,就可能會有腹水、食道靜脈曲張等症狀加重的情形。

通常肝癌早期並不會有黃疸,一旦病患出現黃疸時,多半已進入晚期。少數的病患一般不會有任何不適的症狀,卻由於肝癌的自然破裂造成腹腔內大出血,而以嚴重的腹膜炎、休克等症狀表現出來。有極少數的病患並沒有腹水的產生就有骨頭、腎臟、肺部或其它部位的腫瘤轉移。

肝癌目前仍是以手術治療為主,主要是將肝癌的病變完全切除,若是能將病變部位完全切除。(示意圖/Pixabay)

至於治療方面,肝癌目前仍是以手術治療為主,主要是將肝癌的病變完全切除,若是能將病變部位完全切除,其病患的存活率將會大大的提高。 當肝癌病變部位不大,且病患尚未出現不適症狀前,一般存活率可達50%上下,但如果症狀出現時才進行手術存活率僅只有50%以下。

另外,肝腫瘤部位、大小、數目、與肝臟內血管位置或有無轉移等,皆是可否手術和存活率的評估方向。 如果病患有肝硬化時,冒然進行手術可能會造成手術後肝衰竭而危害病患的生命。

三軍總醫院指出,整體而言,肝癌預後不佳。大部份病患在診斷出肝癌時,多已是末期,平均只能活3到6個月。即使夠切除或栓塞,也可能因肝硬化而無法長期存活。 所以肝癌患者能活過3年以上的機會不到40%,5年以上不超過20%。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