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子今年2月因急性闌尾炎到桃園醫院就醫動手術,住院2天就被通知可以出院,但1周後回診發現傷口化膿,需割開引流膿液,但醫師卻沒施打麻醉,僅要求「忍耐一下」,直到病人強烈反應,醫護才準備麻醉藥物,引發爭議。對此,桃園醫院也做出回應了。
原PO在臉書《爆料公社》社團提到,2月8日因急性闌尾炎到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就診,9日凌晨等到臨時病床,早上11點左右開刀,11日就出院。然而,醫師在手術期間沒有施打或服用任何抗生素藥品,僅在巡房時告知可以出院,並加開止痛藥。
豈料,原PO過了1周回診,發現傷口化膿,需割開0.5~1公分引流膿液,醫師卻未主動施打麻醉,反而要求「忍耐一下」,直到她表示受不了疼痛,醫師才勉為其難的要求護理師準備麻醉藥物施打,「這樣的處置作為是正常?」再隔1周回診時,醫師也只是表明再2周傷口癒合後就好了,沒有開任何藥物治療,但情況遲遲不見好轉。

原PO痛批,如今過了3個月,傷口還在化膿,桃園醫院表示內部無任何醫療疏失,若病患認為不合理,可自行寫信至衛生局,由衛生局來居中協調,這樣的態度令她無法苟同,「3個月影響工作、生理、心理,難道小市民就活該這樣被對待嗎?」
對此,衛福部桃園醫院告訴《三立新聞網》,病患在2月接受內視鏡手術,4月中院方接獲病患反應後,立刻安排醫療評估,結果顯示並無異常。院方表示,手術未使用抗生素是經醫師專業評估所決定,至於回診時未主動施打麻醉,是按照當時傷口狀況處理,可能是溝通不良產生誤會。
院方進一步透露,病患改由另一名醫師診治,進行清創受術,經評估傷口無異常分泌物,也符合一般復原情形。5月8日,院方曾主動聯繫病患邀請面談說明,但是遭到拒絕,因此才提供可向衛生主管機關申請醫療調解之資訊。不過,院方5月初檢查病患傷口時,確認傷口已恢復良好。(CTWANT)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女病患傷口化膿切開引流…醫不打麻醉吐「忍耐一下」 桃園醫院親上火線回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