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邊上廁所邊滑手機了!19歲男大生喜歡邊上廁所邊滑手機,媽媽怎麼講都講不聽,不料,某天因肛門劇痛和排便出血就醫,才發現竟是急性血栓性痔瘡合併肛門裂傷惹禍。

義大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陳致一在臉書發文表示,近日接診一名19歲男大生,因肛門劇痛和排便出血就醫,在診間內母親氣急敗壞地責備「就跟你說不要帶手機進去廁所了!」,不料兒子卻反問「爸爸也這樣啊,為什麼只說我?」,一旁的父親趕緊使眼色,試圖緩和氣氛。陳致一指出,這樣的場景,在門診中屢見不鮮。
請大學生脫下庫子後,映入眼簾的是一顆如玻璃彈珠大小的紫青色結節,腫脹的似乎就要撐破皮膚,下方還有淡淡地裂痕混著些微朱紅色的血液,經觸診後,陳致一也向其表示「這位同學,是急性血栓性痔瘡發作合併肛門裂傷喔。」
經細詢問後才得知,原來導致大學生付出慘痛代價的不只作息不正常、飲食不健康,還加上因為該學生每次上廁所都在裡面「滑手機」半小時,他表示,臨床上看到許多痔瘡的病人,都是因為這個看似無害的習慣,付出屁屁慘痛的代價。

而根據哈佛醫學院2024年的最新研究證實,在廁所滑手機的人,罹患痔瘡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6%,關鍵不在於排便用力,而是久坐馬桶導致直腸靜脈長期受壓,而依統計數據顯示,有37%的人會在如廁時滑手機,且時間幾乎都超過五分鐘。
對此,陳致一建議,理想的如廁時間應控制在5分鐘內「有便意才進廁所,避免養成邊滑手機邊等的壞習慣。」,並呼籲民眾養成規律運動、攝取高纖維食物等健康習慣,他強調,若出現反覆出血或持續疼痛,應及早就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