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今健康
陰道發癢、出現分泌物、有異味是女性常見困擾,總讓人擔心是性病,又或是發生什麼事。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提醒,保養或清潔不當、免疫力不佳等因素,就容易發生陰道炎,日常留意相關風險,有助避免陰道炎發生。
女性私密處的問題令人困擾,又難以啟齒。(圖/pexels)
陰道癢、有異味、分泌物異常?陰道炎常見3型態一次瞭解!
健康的陰道:
郭安妮醫師指出,一般健康的陰道分泌物、白帶是無色、白色、無味的,可能為水狀、膠水狀、鼻涕狀、果凍狀等。發炎狀態就可能出現明顯改變,陰道炎常見可分成3大類型,包括細菌性陰道炎、念珠菌陰道炎、滴蟲感染陰道炎三種,症狀和形成因素都有所不同。
細菌性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為細菌感染,分泌物樣貌未必會改變,也可能分泌物增加,顏色可能出現黃色、黃綠色的,並出現類似魚腥味的味道,外陰部可能會有紅、腫、痛的情況,也有許多患者初期沒有出現不適症狀。
念珠菌陰道炎:
念珠菌陰道炎為黴菌感染,分泌物可能變成塊狀、豆腐渣、乳酪狀等固態樣貌,顏色未必會有明顯改變,通常為白色,也少有特別的味道,不過外陰部常會出現紅腫、灼熱、發癢等,不適感相較明顯。
細菌性、念珠菌共通風險:
容易引起上述兩者的厭氧菌、念珠菌等,其實平時在日常生活就會有,若是在悶熱、潮濕、不透風的情況下孳生,加上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睡眠不佳、抽菸、營養不良等使身體免疫力失衡,或是清潔保養不當使得陰道環境失衡,就容易引起。
滴蟲陰道炎:
滴蟲感染的陰道炎就比較特別,形成原因主要是因為性傳染或性感染,是性病的一種,也會有分泌物異常,樣貌未必有所改變,顏色常見為黃色、黃綠色、也會帶有魚腥味等惡臭,大致和細菌性陰道炎相似,較為不同的是排尿、性行為時容易有灼熱、疼痛感。內診時子宮頸會有如草莓狀,分泌物經顯微鏡檢查會有游動的鞭毛蟲。
混合型陰道炎:
診間也很常出現混合型的患者,例如分泌物為豆腐渣樣貌、顏色為黃綠色、又有魚腥味、私密處又會癢等,可能就是細菌性陰道炎合併念珠菌陰道炎。提醒女性日常保養、清潔、性安全都需多加留意。
陰道炎的治療方式各不同 滴蟲感染性伴侶也要治療!
治療方面,細菌性陰道炎是因細菌而起,就會以抗生素進行治療。念珠菌陰道炎則為黴菌感染,多會以殺除黴菌類型的抗黴菌藥物治療。至於滴蟲感染也是用抗生素治療,但須特別注意的是,此類型是一種性病,若有性伴侶雙方都得接受治療,否則一個治療完又會受另一半感染,沒完沒了。
忽略2大地雷易引陰道炎 醫提醒應更注意衛生習慣。
未注意環境:
郭安妮醫師提醒,女性保養私密處需更注意衛生習慣,但也不可過度。舉例來說,許多不拘小節的女性,去溫泉、旅館等常在未穿內褲的情況下直接坐在椅子等處,若該處前一位有滴蟲感染或其他性病患者坐過,就很有可能受到感染。據研究統計,多數性病其實約有3成是透過公共場所感染,沒有性行為卻感染性病的案例也不算少見。
過度清潔:
至於過度清潔,例如有些女性會直接清洗內部、用水直接沖洗、一天清洗好幾次等,這會破壞陰道中的私密益生菌及酸鹼值,病菌也容易侵襲使得發炎。
避免常見3種陰道炎纏身 醫教8招養成習慣助防範!
防範陰道炎發生,郭安妮醫師提醒平時應注意環境衛生,並盡量還是避免私密處直接接觸外物,如溫泉的公共椅、馬桶等。性行為也妥善佩戴保險套。清潔陰部建議一天一次就好,可用一般的沐浴乳或肥皂,也可使用私密處專用的清潔用品,但就清潔外陰,不要特別清潔內部。沖水也是一樣,不可直接對著內陰沖水。內陰清潔可藉由排尿沖洗,因此多喝水也是很好的保養之道。
衣著方面盡量避免緊身褲,多穿著寬鬆的褲子,目的在於透氣,避免悶熱潮濕,減少感染風險。如果天氣炎熱流汗等因素流汗導致內褲、褲子潮濕,也應盡快換上乾爽的衣物。日常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型態,使身體免疫力維持最佳狀態,也有助避免病菌侵擾,降低陰道炎發生機會。
若陰毛較茂密的族群,也可考慮嘗試刮除陰毛,或是作雷射除毛,有助避免悶濕,刮除陰毛需留意刮刀潔淨,雷射相關可與婦產科醫師詳細討論。在良好的習慣下,更有助於防範陰道炎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