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老城區發展脈絡 改造舊城煥發新生

分享:
0:00
volume_up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

隨著機場捷運、桃園捷運的開通營運,桃園市的大眾運輸系統陸續延伸發展,帶動了城市的經濟繁榮,也改變了都市的樣貌。在城市大規模進行改造之際,桃園市政府思考著如何讓新與舊共融,讓破壞與建設能取得平衡!重拾老城區光榮的歷史掠影,再造城市輝煌的榮光!

桃園舊城擁有豐富歷史人文底蘊(圖/截自桃園憶角落-人本城市篇影片)

桃園自清乾隆初年即有大規模先民移入開墾,清光緒年間的西部鐵道,在桃仔園、中壢設站,兩地逐漸發展為淡水與新竹往來官道的中繼站,商貿與行旅匯集,形成繁華街市。再經日治時期的開發、二次戰後的重劃改制,以車站為起點的老城區,是城市發展與記憶的起源。景福宮主委簡征潭表示:「以往景福宮是桃園街上的中心所在,一般約會都會約在大廟碰面,順邊祈福,是當地生活和信仰的中心」。中壢仁海宮董事長王介禧也說:「早期仁海宮是我們中壢、平鎮、楊梅的信仰中信,包括你要做生意、要當兵都會來這邊祈求平安。」隨著時代更迭,老舊街區的風華不再,值此城市改造之際,從歷史脈絡中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擬定以人為本的城市發展策略,才能從蓄積的文化底蘊中成就城市的偉大,再造都市的光榮感。

梳理老城區發展紋理,都發局重新規劃城市發展(圖/截自桃園憶角落-人本城市篇影片)

值此城市建設發展之際,桃園市政府希望透過老城區發展紋理的梳理,為城市新貌提供方向和策略。走讀老城區,訪談地方耆老與地方創生工作者,也邀請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等多位學者專家提供建言,將老城區的人文、史蹟,透過人本城市的規畫主軸,融入城市發展計畫中。

在地文史工作者與桃園市政府共同為桃園舊城尋找新出路。(圖/截自桃園憶角落-人本城市篇影片)

陽明一街實驗工作坊負責人藍博瀚說:「慢慢地有一天,希望桃園也可以像是,不管是像大溪老街也好,或者是大稻埕也好,可以是以歷史街區作為觀光的一個元素的方式來迎接每一個遊客」。巷仔46文化共享空間創立人陳俊有也說到:「老街未來的另外一條路,也許會不會是從地方創生的角度去切入,我們保留原來這個地方的歷史氛圍跟地方文化,那有沒有辦法再產生一些跟它相關的產業,讓一些年輕的朋友或願意留在這個地方的朋友,有機會讓他回到自己的家鄉來,做他想要的工作」。

梳理老城區發展紋理,都發局重新規劃城市發展(圖/截自桃園憶角落-人本城市篇影片)

都市發展局也將老城區的發展紋理,透過影像記錄,以「桃園憶角落」系列影片,來喚起桃園人的光榮記憶。人本篇影片以「跨時空魅力 舊城煥發新生」作為結語,記錄了桃園開庄源起的大廟景福宮,中壢信仰中心仁海宮等耆老口述地方的歷史發展,以及地方創生、文史工作者的文史描述,也透過影片描繪出人本城市的發展策略。桃園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也透過蒐集地方意見了解在地聲音,局長江南志表示:「我們想要打造的,其實是再生之後的都市的品牌,不是只讓硬體設施改善,而是讓整個商圈更具有品牌的定位來去做發展」。透過影片,閱讀了桃園與中壢的故事,也令人期待老城區新生後再創繁榮景象!

桃園憶角落-人本城市篇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