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不只傷感情!研究:暴怒後心臟病發作風險飆升8倍

分享:

研究發現,人在暴怒後短時間內發生急性心臟病的機率大幅上升,比平常時期高出8倍以上。專家指出,除了傳統認知的三高等風險因素外,情緒管理不當也可能成為心血管疾病的隱形殺手。

易怒會提高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圖/台南市立醫院)
易怒會提高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圖/台南市立醫院)

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吳柏青醫師表示,一般民眾往往認為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三高、飲食不均、運動不足等因素引起,但其實情緒狀態也是重要的危險因子。

吳柏青解釋,當人處於憤怒狀態時,身體會釋放大量壓力荷爾蒙,包括腎上腺素與皮質醇,這些荷爾蒙會導致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甚至可能引發心律不整、血管收縮,以及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問題,進而增加心臟負擔,容易誘發心絞痛或心肌缺血。

除了控制三高、定期量測血壓,也要控制情緒,降低血壓飆升造成的健康問題。(圖/台南市立醫院)
除了控制三高、定期量測血壓,也要控制情緒,降低血壓飆升造成的健康問題。(圖/台南市立醫院)

對於長期的影響,吳柏青醫師進一步指出,若持續處於易怒、緊張或情緒壓抑的狀態,會導致交感神經長期過度活化,不僅影響睡眠品質和血糖控制,更會使心血管系統無法獲得充分休息。這種情況下,身體修復血管的能力也會降低,加速動脈硬化的進程,最終提高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

研究結果顯示,習慣性發怒的人除了會出現血壓飆升、心跳加快等立即性影響外,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免疫力下降、自律神經失調,並伴隨胃食道逆流、失眠、心悸等症狀,更會大幅提高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

規律運動、深呼吸、正念減壓等方式,守護自己的心臟健康。(圖/台南市立醫院)
規律運動、深呼吸、正念減壓等方式,守護自己的心臟健康。(圖/台南市立醫院)

針對這些潛在風險,吳柏青醫師特別提醒,若民眾出現胸悶、心悸、呼吸急促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診治,必要時可尋求心理師協助,以避免身心症狀陷入惡性循環。

吳柏青強調,良好的情緒管理不僅能降低急性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更是維持長期心血管健康的關鍵。建議民眾可以透過規律運動、深呼吸、冥想、傾訴等方式來紓解壓力,讓身心都能獲得適當的放鬆,進而維護心臟健康。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