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項刊登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的研究證實,短暫的憤怒情緒就足以對心血管健康造成顯著影響。研究顯示,僅僅8分鐘的憤怒狀態,就可能導致血管功能急遽下降,引發心血管疾病風險。

這項由哥倫比亞大學Daichi Shimbo博士領導的研究,招募280名健康成人進行實驗。研究團隊將參與者分為四組,分別讓他們回憶「最生氣」、「最焦慮」、「最悲傷」的經歷,或進行數字計數任務。研究人員在情緒誘發前後,檢測參與者的血管擴張能力與修復能力。
研究結果發現,「生氣組」的參與者在情緒激發後的40分鐘內,血管功能明顯降低,呈現短期硬化現象。相較之下,悲傷組與焦慮組的血管功能變化並不明顯,顯示憤怒情緒對血管內皮的傷害特別劇烈。

知名醫師劉博仁在臉書上分析指出,從生理學角度來看,憤怒會刺激交感神經過度活化,引發一連串身體反應,包括血壓上升、心跳加快、肌肉緊繃等。他強調,若長期處於憤怒狀態,不僅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還可能出現頭痛、失眠、心悸、慢性疲勞等症狀。
劉博仁以臨床案例說明,曾有患者因經常與同事爭執工作細節,雖然認為這是盡責表現,但半年內卻出現血壓升高、胃食道逆流復發,以及心悸、失眠等症狀。他建議,當事情不如預期時,可以先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面對他人的冒犯時,也要學會轉換角度思考,記住「那是對方的情緒,而非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