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反常「估6月中下旬才爆發」 專家:最快9月達高峰

分享: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6日指出,今年腸病毒疫情出現反常現象,預計要到6月中下旬才會進入流行期,並可能持續到9月開學時才達到最高峰,打破往年5月底6月初即達高峰的傳統模式。

羅一鈞分析,去年的腸病毒疫情延續到今年1月才結束,許多兒童因感染而產生保護力。(圖/疾管署)

根據疾管署監測數據顯示,第18週(4月27日至5月3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數為3,762人次,雖較前期略為上升,但仍處於相對低點。實驗室監測顯示,目前以克沙奇A16型為主要流行病毒株,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今年累計已有4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3例不幸死亡,感染病毒類型分別為伊科病毒11型3例及克沙奇B5型1例。

羅一鈞分析,今年腸病毒疫情反常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去年的腸病毒疫情延續到今年1月才結束,許多兒童因感染而產生保護力;其次是今年春季氣溫偏低,根據氣象署資料顯示為2011年以來第三冷的春天,使得需要在溫暖環境才活躍的腸病毒活動力受到影響。

根據疾管署監測數據顯示,第18週(4月27日至5月3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數為3,762人次。(圖/疾管署)
根據疾管署監測數據顯示,第18週(4月27日至5月3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數為3,762人次。(圖/疾管署

針對防疫措施,疾管署今年調整了腸病毒學校停課資料收集方式,改由教育部校安系統統一蒐集,以減少重複通報及資料不一致的情況。同時,疾管署也提醒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家長應特別留意孩童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等重症前兆症狀,如有異常應立即就醫。

桃園市則因應疫情特性,已調整停課標準,改採特殊病毒株和重症數作為依據,展現精準防疫的作為。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