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上海市軍天湖監獄有服刑人員借助《新華字典》及化學元素週期表,加密其他服刑人員及其親屬的電話號碼等信息,試圖用書信寄出或出獄後帶走。

《澎湃新聞》報導,上海市軍天湖獄警張熠輝介紹,服刑人員陸波是一名「80後」,2019年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刑。在獄中,服刑人員可與家屬書信往來,獄警會在信件寄出前檢查。2023年底,陸波曾在和家人的書信中,用「加密」的方式向外界傳遞電話號碼。
張熠輝稱,陸波曾利用化學元素週期表「說暗語」,他利用化學元素所在位置對應不同的數字,把化學元素穿插在正常的書信中,比如氧、氫元素分別對應元素週期表中哪幾個數字,將數字組成後就是手機號碼。
根據監獄罪犯管理相關制度,監獄對陸波的違規違紀行為作出相應處罰。張熠輝判斷,陸波試探一次不成功,肯定會再次試探,「如果他(出獄時)想帶走一些東西,肯定會在這之前操作,特別是可能夾帶其他服刑人員或其親屬的聯系方式」。
2024年5月下旬,在一次例行檢查中,張熠輝在陸波的個人物品及生活區域發現其經常使用的筆記本,內容有他感興趣的日常手寫摘抄;有其他服刑人員的姓名、電話號碼、QQ號等聯繫方式;有的是姓名加元素週期表中的元素,還有「黌司蕆肌」「服誤咑零竄」等漢字組合的暗語。

張熠輝發現,有些字確實不常見,甚至不知道如何發音,他知道陸波文化程度不高,這些生僻字很可能是從書上抄錄。而在獄中,服刑人員幾乎人手一本《新華字典》,「他們閱讀時碰到不會的字也會去查」,張熠輝便立即針對陸波寫的生僻字,在《新華字典》中相應查找,嘗試破譯「解密」。
張熠輝介紹,這次的加密方式和借助化學元素週期表相似,「只不過這次用的是漢字所在頁碼的集合。為了混淆視聽,他還利用了多音字」。陸波被識破後也接受了處罰,後來安分守紀,2024年6月刑滿出獄。
對於服刑人員為何不能互相留下聯繫方式。軍天湖監獄相關負責人介紹,監獄中服刑人員可能會因為共同遭遇產生親近感,但這種關係缺乏真正的了解和信任基礎。其次,存在利用監獄內建立的關係進行欺詐等違法活動的風險。
因此,監獄不建議服刑人員刑滿釋放後互相聯繫,也不建議在押服刑人員通過即將釋放人員帶信給家人,這是出於保護服刑人員及其家屬的利益,以及維護社會安全和秩序的需要。監獄正加強對服刑人員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香港01)
延伸閱讀:
監獄活春宮|英國火辣「女慾警」牢房激戰男囚犯 AV片外流下場慘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