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扛得住?4900萬「SMA基因治療藥」首例健保給付嬰受惠 業界籲SMA篩檢才是解方

分享:

記者陳書璿/綜合報導

簡直天價!罕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基因治療藥8月起納健保給付,1劑要價新台幣4900萬元,首名通過健保給付是1名南部未滿6個月嬰兒。另外,衛福部正研擬新生兒SMA公費篩檢可行性。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理事長蔡政憲呼籲,將產前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基因篩檢)納入健保給付,才可大幅減少90%發病的健保藥費支出,同步降低社會成本。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由於該藥宣稱終身有效,但目前最長僅觀察使用7.5年,使用此藥的患者需每4個月回診評估,至少為期10年。該藥採分期付款,一旦發病,健保將不再支付藥廠後續藥費。她表示,SMA基因治療藥是健保首次將罕病基因治療藥品納入給付,也是健保給付史上最昂貴的用藥,藥價達4900萬元。適應症為「6個月以下發病,且帶有基因突變」,預估一年會有8名病童受惠

業界呼籲SMA產前篩檢 更能˙節省健保支出

蔡政憲則表示,以罕病常見的產前SMA來說,如果以一年新生兒13.9萬人估計,只要花3.4億元就可全數進行SMA檢測,節省30億元發病的藥費支出。若以目前檢出正確率來看,假設檢測率100%,一年可能就只剩下1個未被檢出的漏網之魚,屆時健保負擔其一劑4,900萬元用藥(諾健生),也不致造成太大的健保財源問題,亦能兼顧罕病患者的治療權益。

蔡政憲指出,期望透過各界的共同努力,將國內SMA檢測率從目前5、6成,拉高到九成,讓台灣成為全球預防醫學成果的示範國家之一。他也呼籲,隨健保支出日益墊高,高價醫療越來越多,相對應該改變過往健保經費過度偏重治療的問題,提高預防醫學的比例,才能有效節省長期的健保支出。

蔡淑鈴表示,該款藥物宣稱終身有效,但目前最長僅觀察使用7.5年,因此患者使用後仍需長期追蹤。健保署也有請病人簽署同意書,同意用藥後每4個月進行1次標準運動功能檢查,提交療效追蹤等資料,每年須總評估1次,至少追蹤10年。此外,此款藥物也首度對藥廠採「分期付款」,只要用藥觀察期間發病,健保將不給付後續的款項。

蔡淑鈴表示,由於此款基因治療藥物的給付對象較為嚴格,需要是未滿6個月的嬰兒,在藥物使用事前審查也須提交各項評估資料,因此到目前為止,僅有1人來申請。

目前除了剛通過的基因治療藥物,健保已通過口服、脊髓針劑等兩種需要長期使用的SMA治療藥物。蔡淑鈴表示,目前已有好幾十位患者申請使用通過,不用再負擔每年數百或上千萬的藥費。

天價藥費!健保扛得住嗎?

財團法人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自己也是SMA病友,曾開記者會呼籲,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未發病使用有改善,發病後使用也有改善,國際追蹤最長7年,將基因治療藥物納入健保中,而諾健生一劑就要4千9百萬,主打終生有效,另外還有2種同樣納入健保的SMA治療藥物,背針治療一隻就要2百萬,第2年開始每年得打3劑,如果採用口服治療,一瓶約22萬每個月需要2到3瓶,以患者壽命60歲來估算,諾健生一年約80萬,但背針和口服藥就要超過6百萬,一輩子得花上約3億6千萬,反而開銷更大,但一口氣付出4千9百萬,健保扛的住嗎?

健保署副署長表示,分期付款的方式來進行,在我們分期付款的期間,(用藥患者)都能夠活存,而且他的活動力都如我們,原來表定預期的話,才會再付下一期款。脊髓肌肉萎縮症相當罕見,發生率是萬分之1到4萬分之1,以台灣每年約13萬名新生兒來估算,一年會新增3到13人,高昂的治療費用,讓病友家庭難以承擔,更多有效藥物納入健保,讓他們少些負擔多些希望。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